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古桧

标题包含
古桧
何人见植初,老树梵王居。山鬼暗栖托,樵夫难破除。 声高秋汉迥,影倒月潭虚。尽日无僧倚,清风长有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描述一棵树的古文诗,它生长在山谷中,和周围的景色融合得很好。
去完善
释义
《古桧》是唐朝诗人廖融的作品。以下是词句注释: 1. 古桧:指古老的桧树。 2. 见植初:指看到这棵树被种植的时候。 3. 老树梵王居:意思是这棵古老的树就像是寺庙中的高僧一般有威严。 4. 山鬼:传说中的山中精灵。这里可能指的是那些喜欢幽静环境的生灵。 5. 樵夫:砍柴的人。 6. 破:破坏。这里指的是砍伐树木。 7. 声高秋汉迥:形容古桧的声音在秋天的夜里格外清晰。秋汉,秋天的银河;迥,远。 8. 影倒月潭虚:形容古桧的树影映照在水面上,就像月亮的影子一样美丽。月潭,水潭,这里可能是比喻水面。 9. 无僧倚:没有僧人依靠。 10. 清风:清凉的风。
去完善
赏析
《古桧》是唐代诗人廖融创作的一首描绘古桧树的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廖融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展示了古桧树的沧桑之美,以及它所蕴含的哲学意味。 首联“何人见植初,老树梵王居”以设问开篇,引导读者思考古桧树的起源和历史。作者通过“见植初”和“老树”两个词语暗示了古桧树的年代久远,同时将其与佛教文化联系起来,使其更具神秘感。 颔联“山鬼暗栖托,樵夫难破除”则进一步表现了古桧树的奇特之处。在这里,廖融将山鬼(传说中的山林之神)与樵夫(现实生活中的普通百姓)并置,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古桧树的神奇魅力。 颈联“声高秋汉迥,影倒月潭虚”则是对古桧树的形象描绘。这两句诗分别描述了古桧树的声音和影子,通过“声高”、“影倒”等词语表现其独特的美感。 尾联“尽日无僧倚,清风长有余”则以清风收尾,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尽管古桧树下没有僧人依靠,但它的清新之风却永远不会消失,寓意着一种永恒的、超越世俗的美好。 总的来说,《古桧》这首五言律诗通过对古桧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廖融对于自然、历史、宗教和人生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桧》是唐代诗人廖融创作的一首描绘古树苍松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世纪,正值唐朝末期。在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民生疾苦,这也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廖融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时事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古桧的形象,表达了他对人生世事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永恒和生命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