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陈殿丞南塘观鱼见寄
鳞鬣摧残几许年,水平风静得潜渊。
喜无美味登君俎,且学骊龙尽日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条鱼鳞片、鱼鳍已破损多年,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上找到了深潭安身立命。庆幸的是不用被端上你的餐桌,可以像骊龙一样无忧无虑地整日安眠。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依照他人诗歌的韵脚和用韵顺序进行唱和。
2. 陈殿丞:作者的朋友,名字不详。
3. 南塘:南方的池塘。
4. 观鱼:观察鱼类活动。
5. 鳞鬣:鱼的鳞片和鱼鳍。
6. 摧残:受到伤害或损害。
7. 几许:多少。
8. 年:时间单位,表示一个时间段。
9. 水平:水面平静无波。
10. 风静:风停息下来。
11. 潜渊:在深渊中潜伏。
12. 无:没有。
13. 美味:味道美好的食物。
14. 登君俎:被您捕捉并端上餐桌。
15. 且:暂且,姑且。
16. 学:学习,模仿。
17. 骊龙:传说中的一种神龙,可吐珠。
18. 尽日:整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观鱼为主题,通过描绘鱼的生存状态,传达出作者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首句“鳞鬣摧残几许年”,形象地描绘了鱼儿历经磨难,逐渐老去的情景。接着的“水平风静得潜渊”则暗示了鱼儿在平静的水底过着宁静的生活,寓示着作者对于安定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鱼类不必因美食而担忧被杀,与人类中的某些人为了名利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出作者向往平淡、宁静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次韵答陈殿丞南塘观鱼见寄》是宋代诗人李觏所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960-1127年)。
在李觏生活的时代,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这个时期,科举制度使得文人士子有机会步入仕途,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官场腐败、社会矛盾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选择以诗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李觏的一生波折重重,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多次落第,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坚守。尽管生活困苦,但他仍然坚持创作,用诗歌表达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他与好友陈殿丞在南塘观鱼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次韵答陈殿丞南塘观鱼见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