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苏倩游天台

标题包含
送苏倩游天台
灵异寻沧海,笙歌访翠微。江鸥迎共狎,云鹤待将飞。 琪树尝仙果,琼楼试羽衣。遥知神女问,独怪阮郎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寻求神秘的世界,伴随着笙歌走向那翠绿的深处。与海鸥共享欢愉,期待着与云鹤一同飞翔。在神奇的树上品尝仙果,在美丽的楼宇中尝试着羽衣飘飘的感觉。在遥远的天边,我仿佛看到了那位女神的疑问;而在她身旁,我又惊讶地发现了阮籍的身影。
去完善
释义
【首联】:“灵异”指神奇的事物,这里可以理解为神仙;“沧海”是海的别称,指大海;“笙歌”指用笙伴奏的歌。这句意思是寻找神奇的仙境、美丽的音乐。 【颔联】:“江鸥”是水鸟名,常群集江河;“共狎”即一起亲近。这句意思是和江鸥亲近,享受大自然。 【颈联】:“琪树”指仙境中的玉树;“仙果”是指神仙享用的水果;“琼楼”是仙宫的代称;“羽衣”是古代道教祭天神时所穿的衣服,这里代指道士。这句意思是品尝仙果,学习道术。 【尾联】:“遥知”表示猜测;“神女问”指神女的询问;“独怪”是单独感到奇怪的意思;“阮郎归”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东汉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同入山采药,迷入洞中,见两个仙女,邀他们结为夫妇,住了一年,怀乡心切,归家后发现已过百年。这句意思是独自惊讶于阮郎竟然回家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送苏倩游天台”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山神秘仙境的向往和美好想象。 首联“灵异寻沧海,笙歌访翠微”,描绘了在天台山的奇幻世界中,寻找灵光、聆听笙歌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天台山景观的好奇与兴趣。 颔联“江鸥迎共狎,云鹤待将飞”,通过江鸥和云鹤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在天台山仙境中的自在和谐,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纷扰的追求。 颈联“琪树尝仙果,琼楼试羽衣”,进一步展示了天台山仙境的美好:品尝珍奇的果实,穿上洁白的羽衣,如同仙女一样美丽动人。 尾联“遥知神女问,独怪阮郎归”,诗人借神女的询问和阮郎的回归,表达了对人间世俗生活的思考,流露出诗人追寻仙境的信念。 整首诗诗意盎然,语言优美,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浓厚的仙幻色彩,展现了诗人对天台山仙境的憧憬和对人生的哲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苏倩游天台》是唐代诗人张子容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这是唐代的一个繁荣时期,但也是逐渐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在这个时期,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都活跃在这个时期。 张子容是这个时期的一位不太知名的诗人,他的生活经历较为简单。他曾在长安求学,后来回到家乡隐居。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送苏倩游天台》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苏倩是天台山的隐士,他准备前往天台山游览。张子容在送别的过程中,以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他希望苏倩能在天台山上找到内心的宁静,实现人生的理想。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