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红梅阁一首

标题包含
过红梅阁一首
春风如醇酒,着物物不知。 能使死瓦色,化为明艳姿。 寒枯出繁秀,巧与节物期。 江梅故幽独,绰约不自持。 居然北枝后,迨此白日迟。 春风日浩荡,醉色回冰肌。 清妍有余态,众芳谢凡卑。 凭虚一回睇,俯仰岁月驰。 所恨培雪根,向来岁寒枝。 差池弄芳晚,坐令颜色移。 颜色故妩媚,幽香无故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俱(1078年-1144年),字致道,号北山,浙江衢州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 程俱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哲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如同醇厚的美酒,触及万物却无觉知。 能让死寂的瓦片焕发光彩,化作明媚的姿态。 严寒中的枯枝绽放繁茂的花朵,巧妙地迎合时节的到来。 江边梅花孤寂而美丽,顾盼生姿无法自持。 当北枝落后,她终于等待了白日的来临。 春风日渐激荡,醉人的色泽回到冰肌之中。 清新脱俗的风韵犹存,诸多的芬芳都显得平凡无奇。 在空中飘荡回望,时间在一呼一吸间飞逝。 遗憾只在于雪中种植的根基,向来在寒冷的冬季孕育枝桠。 梅花曾一度迷失花期,不知不觉让容颜有所改变。 虽然容颜依旧妩媚,但清幽的香气已不再如故时。
去完善
释义
1. "春风如醇酒" 注释:春风比喻成醇酒,赋予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 2. "着物物不知" 注释:春风吹拂万物,但万物却浑然不觉。 3. "能使死瓦色,化为明艳姿" 注释:明媚的春天能让灰色的破瓦片也焕发出生机,变作明艳的样子。 4. "寒枯出繁秀,巧与节物期" 注释:寒冷枯萎的万物在春天里蓬勃生长,巧与季节和谐共处。 5. "江梅故幽独,绰约不自持" 注释:江边的梅花依然独立安静,虽然美丽却无法自我控制地生长。 6. "居然北枝后,迨此白日迟" 注释:梅花在冬去春来的时候绽放,开在北枝之后,趁着白天的时间还长。 7. "春风日浩荡,醉色回冰肌" 注释:春天的风浩大磅礴,让梅花的醉人色彩充满了冰肌般的质感。 8. "清妍有余态,众芳谢凡卑" 注释:梅花清新美丽,傲立于群芳之上,流露出超凡脱俗的气质。 9. "凭虚一回睇,俯仰岁月驰" 注释:站在高处俯瞰大地,感叹时光飞逝,岁月匆匆。 10. "所恨培雪根,向来岁寒枝" 注释:梅花在最寒冷的冬天孕育生命,展示了它坚韧的品质。 11. "差池弄芳晚,坐令颜色移" 注释:梅花开放较晚,让人们因等待而心情动摇。 12. "颜色故妩媚,幽香无故时" 注释:梅花的颜色依旧娇媚,但是香气却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淡薄。
去完善
赏析
诗人程俱的这首《过红梅阁一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凌寒怒放的景象。首联“春风如醇酒,着物物不知”用醇酒来形容春风,赋予其浓烈的酒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春风的力量。颔联“能使死瓦色,化为明艳姿”则通过对比手法,突显了梅花的鲜明艳丽,以及其旺盛的生命力。颈联“寒枯出繁秀,巧与节物期”描绘了梅花在寒冷中绽开的繁荣景象,传达了自然之美的韵味。 “江梅故幽独,绰约不自持”描述了梅花枝条轻盈、姿态优美的特点,展现了其孤寂而高雅的形象。“居然北枝后,迨此白日迟”则是赞美梅花在春季到来时开放,彰显其品性高洁。“春风日浩荡,醉色回冰肌”描绘了春风拂面、花朵沉醉的画面,透露出一股悠然自得的情致。“清妍有余态,众芳谢凡卑”凸显了梅花花型秀丽、香气扑鼻的特点,使其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 “凭虚一回睇,俯仰岁月驰”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暗示了生命的无常。“所恨培雪根,向来岁寒枝”流露出诗人的遗憾之情,惋惜梅花早凋,无法长久留存。尾联“差池弄芳晚,坐令颜色移”再次感叹梅花绽放的季节稍晚,导致其短暂的花期及容颜易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红梅阁一首》是北宋著名文人程俱的一首描绘红梅花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75年左右,正值北宋中期,当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 在这期间,程俱担任多个职务,曾任国子正、博士、秘书省校书郎等职,后来因为与权臣政见不合而辞官归隐。他学识渊博,文学修养深厚,擅长诗词歌赋,尤以诗歌著称于世。这首《过红梅阁一首》正是他在辞官归隐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之作。 在诗中,程俱通过对红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同时,他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在社会动荡中的无奈与彷徨,以及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敏锐的时代洞察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