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延庆观六时泉
千尺高崖屏翠琰,六时甘露雨真珠。
梯岩穿壑身亲到,始信仙灵境界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千尺高的悬崖上,绿色的翡翠和白色的宝玉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道屏障;而在这道屏障之后,则是六时的甘露如雨般洒落,如同珍珠一般。我沿着山路攀过峡谷,亲身来到这个仙境般的境地,我才真正相信这真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仙人居住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延庆观: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是古代道教的一处重要建筑。
2. 六时:佛教术语,指早晨、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和后夜这六个时段。此处可能意指泉水在不同时间具有不同的特点。
3. 甘露:本指天上降下的甘美的露水,此处以甘露喻指清泉。
4. 真珠:即珍珠,这里比喻泉水如珍珠般晶莹剔透。
5. 梯岩穿壑:形容经过攀爬悬崖峭壁和穿越山谷的过程。
6. 仙灵:神仙精灵,此处以仙灵代指延庆观的神秘氛围和超脱凡尘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亲眼所见的延庆观六时泉的美景。首句“千尺高崖屏翠琰”形象地描绘出六时泉所在山崖的高峻与壮丽。接下来两句“六时甘露雨真珠”和“梯岩穿壑身亲到”,则写到了泉水如同珍贵的珍珠般从崖壁上滴落,诗人在历尽艰辛攀登之后,终于来到了这仙境般的美丽景致。最后一句“始信仙灵境界殊”则是诗人对此美景由衷的赞美,道出了他心中的震撼和喜悦之情。整首诗语言生动,韵律和谐,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美丽的景色和激动的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延庆观六时泉》是南宋诗人王之望在公元1151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时正值南宋高宗年间,社会相对稳定,但在北方金朝的压迫下,国家领土丧失严重。
在这一年里,王之望经历了从江西转运判官升任直秘阁、主管淮南东路安抚司公事的生涯转折,开始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对于这一时期的王之望来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力图实现民族复兴和百姓安康。在这首五言诗里,他以“六时泉”的意象,展示了国家兴盛的画面,表达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