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一

标题包含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一
钟期不作伯牙死,琴堕云烟莽苍中。 翠玉楼前几识子,山风吹散又西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鹿卿(1140年-1207年),字德夫,号泉谷,浙江永嘉人。南宋官员、学者。 徐鹿卿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考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颇有政绩。他在任上关心民生,体察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钟子期不再,伯牙已逝,琴声化为云烟消散在苍茫的大地之间。我们在翠玉楼的相识,就像是被山风吹散的一片落叶,各自东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钟期:指古代音乐家钟子期。这里借指知音。 2. 伯牙:古代音乐家,钟子期的知音。他的故事常用来比喻知己难求。 3. 翠玉楼:象征美丽的建筑,可能指诗人在游览中所见之景。 4. 山风:描绘自然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钟期不作伯牙死,琴堕云烟莽苍中”开篇,通过伯牙绝弦的典故表达了失去知音的痛苦,同时也暗示了翁明远的琴艺之高。接着描绘了翁明远在翠玉楼前的演奏,他那如行云流水般的琴声在山风的吹拂下,弥漫在整个山谷,令人陶醉其中。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翁明远的琴艺,也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一》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徐鹿卿所作。诗题中的“翁明远”是一位擅长弹奏古琴的音乐家,而“干教二黄丈”则是他的两位友人。 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49年前后,正值南宋中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作为诗人,徐鹿卿一生经历了数次科举考试,但因时运不济,直到晚年才获得官职。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气节,廉洁奉公,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在徐鹿卿所处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热衷于结交知音,吟诗作画,弹琴论道。他们倡导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谐,以及超脱世俗纷扰的精神境界。受此影响,徐鹿卿与翁明远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时常相互切磋琴艺和诗词,彼此砥砺德行。 通过这首《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一》,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与朋友们真挚的友情,还能体会到当时文人墨客们对艺术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