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雨比下秦中
雨里飞花片片红,雨微花乱转溟蒙。
川原何处连天草,帘幕无人半日风。
寂寞刘桢新病后,凄迷庄舄苦吟中。
可堪更是黄昏景,燕冷鶑寒恨想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滴中的花瓣一片片鲜红,细雨微微纷飞,花儿零落,景色迷蒙。
原野上的草儿无边无际,哪里才是尽头?门帘低垂,半天不见人影,只有微风轻轻拂过。
诗人刘桢在孤独寂寞中刚刚康复,而庄子则沉浸于苦涩的诗意之中。
最难以忍受的是这黄昏的景象,燕子感到寒冷,黄莺感到凄清,这相似的感受令人感慨万千。
去完善
释义
1. 花雨:指缤纷的花瓣如雨般飘落。
2. 秦中:陕西省的别称。这里泛指长安地区。
3. 刘桢:字公干,东汉末年著名文人,曾因病导致视力下降。
4. 庄舄:即庄周,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辞赋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花雨比下秦中》以风雨中飘落的花朵为主题,以“雨里飞花”为引子,展现了一幅烟雨蒙蒙、花落飘零的画面。诗中的“雨微花乱转溟蒙”描绘了雨滴与花朵在空气中交织的情景,既表现出雨的细微,又展现出花的繁茂。同时,这种混沌的状态也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川原何处连天草,帘幕无人半日风”则从全景和局部两个层面呈现了这幅画面的背景。辽阔的原野和孤独的门帘都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现实的无奈。在这里,风和草的形象可能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以及对无法掌控命运的忧虑。
随后,诗人提到了“寂寞刘桢新病后,凄迷庄舄苦吟中”,这里他借用古代文人墨客的例子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刘桢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文人,他的诗歌以深沉的感情著称;而庄舄则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楚国人,他在贫病之中仍然坚持吟咏诗歌。通过这两个人物,诗人表达了虽然自己身处困境,但仍然坚持创作的信念。
结尾的两句“可堪更是黄昏景,燕冷鸎寒恨想同”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心情。此时的他正面临着人生黄昏的景象,不禁感到无比凄凉。而这种感受就如同寒冷的黄莺和燕子一样,让人痛苦不堪。诗人以此表达了他对生活磨难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花雨比下秦中》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田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85年左右,正值北宋初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田锡正身处繁华的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重要职务。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关注民生问题,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和权力斗争使他感到疲惫,因此在闲暇之余,他常常以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当时,北宋政权刚刚建立不久,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虽然局势相对稳定,但边疆民族矛盾依然尖锐,内部政治斗争也较为激烈。在这种背景下,田锡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文人,既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又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奈。这种矛盾的心态在《花雨比下秦中》一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