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潘先生

标题包含
寄潘先生
至人知姓不知名,闻道黄金骨节轻。 世上仙方无觅处,欲来西岳事先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凝(约公元813年-约公元907年),字不详,号凝,唐朝诗人。他原籍为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市)人,后迁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市)。 徐凝年轻时曾游历长安、洛阳等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他的诗才横溢,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至高无上的人知晓自己的姓氏却不在意名声,因为追求大道使得筋骨轻盈犹如黄金般尊贵。在这世界上寻找神仙秘方是无济于事的,唯有来到西岳华山向智者请教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
去完善
释义
【至人】指具有最高智慧和修养的人。 【黄金骨节轻】形容身体轻盈,犹如黄金般尊贵。 【西岳】这里指的是华山,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高人的敬仰和向往。首句“至人知姓不知名”表现了这位潘先生的神秘气质,他虽无人知晓姓名,但世间却盛传其高洁品质;次句“闻道黄金骨节轻”以夸张的手法暗示他的不俗之姿,暗含对潘先生超凡脱俗的赞美。 接下来两句“世上仙方无觅处,欲来西岳事先生”表达了诗人对潘先生的向往,想寻找到治世的良方,以此亲近这位高人。同时,这两句也寓意着诗人希望修身养性,向潘先生请教人生的真谛。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潘先生由衷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潘先生》是唐代著名诗人徐凝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贞元年间(785-805年)。 在这段时间里,徐凝生活困苦,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他游走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其中也包括了潘先生。在互相的交流和学习中,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贞元时期,唐朝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繁荣。然而,科举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许多有才华的人无法通过科举获得功名。这一时期的士人阶层普遍面临着对人生价值和前途的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徐凝写下了这首寄托感慨、抒发情感的《寄潘先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