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焦山成老高邮滋老

标题包含
寄焦山成老高邮滋老
他乡卧病白头翁,孤愤犹存涕泪中。 竹叶有阴唯待月,莲花自殒不须风。 明朝白帝行商令,何日黄麾入汉宫。 一死等闲无足惜,道人第一莫谈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号景迂,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学者和官员。 晁说之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晁仲衍曾任尚书都官员外郎,其兄晁补之为著名文学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异乡病居白发翁,孤独愤懑泪满面。 绿叶掩映月光透,荷花凋谢无须风。 明日朝廷行商令,何时重返宫廷间。 死亡事小不足惜,道者首要勿说空。
去完善
释义
1. "他乡卧病白头翁":他乡,指作者当时所在的异地;卧病,因病卧床不起;白头翁,指老年作者自己。 2. "孤愤犹存涕泪中":孤愤,孤独的愤怒,表达了诗人的不满情绪;涕泪,眼泪。 3. "竹叶有阴唯待月":竹叶,即竹子的叶子;有阴,竹子在月夜下投下的阴影;唯待月,只等待月亮升起。 4. "莲花自殒不须风":莲花,指荷花;自殒,自动凋谢;不须风,不需要风吹。 5. "明朝白帝行商令":明朝,未来的某个时候;白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天帝之一,掌管西方,这里可以理解为秋天;行商令,实行商业政策。 6. "何日黄麾入汉宫":何日,什么时候;黄麾,古代皇帝出行时的仪仗之一;汉宫,汉朝的皇宫,这里泛指皇宫。 7. "一死等闲无足惜":一死,死去一次;等闲,平常;无足惜,不值得惋惜。 8. "道人第一莫谈空":道人,修道之人,这里指诗人自己;第一,首要的事情;莫谈空,不要谈论虚无之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诗人对于人生、生死与道德观念的深刻思考。诗人在异乡患病,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着强烈的孤愤之情和忧患意识。通过描述竹叶和莲花的生活习性,诗人表达了自然界的生长与凋亡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这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人类的渺小。 诗中提到“白帝”和“黄麾”两个典故,分别代表富商和朝廷官员,暗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面对死亡时的态度:他并不畏惧死亡,但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要空谈虚无。 综上所述,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死亡的坦然面对,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坚守信念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寄焦山成老高邮滋老》,是由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晁说之(1059-1129)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两位友人——焦山成老和高邮滋老的思念之情。创作时间大致在北宋末期,也就是公元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 这个时期,北宋朝政腐败,外患内忧不断,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作者晁说之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学熏陶,后来步入仕途,然而由于正直廉洁的品性,多次遭到贬谪。他的一生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度过,诗中的情感表达也是其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通过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作者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友情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真挚情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诗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许多意象,如“归梦孤云”、“禅房静境”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禅意和哲理思考,充分展示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