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空灵山应田叟

标题包含
空灵山应田叟
湖南无村落,山舍多黄茆。淳朴如太古,其人居鸟巢。 牧童唱巴歌,野老亦献嘲。泊舟问溪口,言语皆哑咬。 土俗不尚农,岂暇论肥硗。莫徭射禽兽,浮客烹鱼鲛。 余亦罘罝人,获麋今尚苞。敬君中国来,愿以充其庖。 日入闻虎斗,空山满咆哮。怀人虽共安,异域终难交。 白水可洗心,采薇可为肴。曳策背落日,江风鸣梢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常建,字子厚,生卒年不详,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事迹缺乏详细的记载,只知他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约公元715-756年)在世。他是唐代士人,做过小官,但因为“不矜细行”而失官。 常建的诗歌艺术成就较...查看更多
越切越开心
去完善

译文
湖南地区没有村庄,山上茅屋众多。 这里的居民生活得古朴自然,如同栖息在鸟巢之中。 牧童唱着当地的山歌,年老的村民也会逗趣取笑。 靠岸停船询问溪口的人家,他们的语言有些难懂。 当地的风俗并不重视农耕,哪有空谈论土地的好坏。 莫徭们打猎捕禽,漂泊不定的人烹饪鱼鲛。 我也是来这里捕捉麋鹿的,现在还有幸捕获一只。 尊重您远道而来,希望把它当作礼物献上您的厨房。 太阳落山时听到老虎的争斗声,整座山谷回响着咆哮。 虽然大家在这里都过得不错,但终究难以与外界交流。 白水可以洗涤心灵,采集薇菜可以作为佳肴。 带着手杖向落日走去,江风吹过枝头发出沙沙声。
越切越开心
去完善
释义
湖南: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 山舍: 山中住所,此处指山村农家。 黄茆: 黄茅草,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太古: 远古时期,此处形容这里的古朴风俗。 鸟巢: 鸟类筑在树上的巢穴,此处比喻山居者的简陋居所。 巴歌: 巴地的歌曲,这里泛指民歌。 野老: 年老的村野之人。 献嘲: 讥笑或讽刺。 泊舟: 停泊船只。 溪口: 溪流的入口。 哑咬: 语言难懂的样子。 土俗: 地方习俗。 尚农: 重视农业。 肥硗: 土地的肥沃与贫瘠。 莫徭: 古代瑶族的别称。 射禽兽: 打猎。 浮客: 漂泊不定的人。 烹鱼鲛: 烹饪鱼肉。 罘罝人: 捕捉禽兽的人。 麋: 一种鹿类动物。 尚苞: 还未取下。 君: 对对方的尊称。 中国: 这里指中原地区。 庖: 厨房。 日入: 太阳落山的时候。 虎斗: 两虎相斗。 空山: 空旷的山林。 咆哮: 大声吼叫。 异域: 异地,不同的地方。 白水: 清澈的水。 洗心: 涤荡心灵,消除杂念。 采薇: 采集野菜。 曳策: 拉着竹杖。 背落日: 背着夕阳。 鸣梢梢: 风吹动树枝的声音。
越切越开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隐逸田园生活的乐趣和野趣盎然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向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首联描述湖南山村的环境:没有繁重的村落,只有山中茅舍,这里的居民如同太古时代的先民一般过着简单而原始的生活。次联通过牧童和野老的形象勾勒出村野风俗,表现出当地人的憨厚与纯朴。 三联写村人生活并不以农耕为主,闲暇时他们或猎取禽兽、或捕捞水族,各自忙碌着自己的事情,而诗人在此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捕到一只麋鹿。尾联则是对远方朋友的邀请,希望远方的客人能将这只麋鹿带回家去烹饪成美食。 全诗洋溢着浓郁的山野情趣,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相融的和谐画面。然而在这种静谧的背后,诗人也表达了孤独和彷徨之情,这或许是他当时心境的一种折射。
越切越开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空灵山应田叟》是唐代诗人常建在安史之乱后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之景和乡野之趣,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不满。常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及第,历任县尉、监察御史等职,后因故辞官,过着隐逸的生活。 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安史之乱期间,战乱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诗人虽过着隐逸生活,但仍关注民生疾苦,对战争的灾难感到痛心和愤怒。因此,在这首诗中,他借描写空灵山的美好景色,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露了战乱带给人们的苦难。 此外,这首诗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索。诗中的"云门"、"岘首"等意象,象征了人生的起起落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田叟"这一形象,则代表了诗人在乱世中对普通百姓的同情和关爱,体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
越切越开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