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极览亭

标题包含
题极览亭
每向湖中望高处,却来高处望湖中。 云兴霞蔚九天上,水绕山围一万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泂(1094年-1176年),字召叟,一字浩然,号东波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堂弟,与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 苏泂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深受苏轼、苏...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每次向着湖面看向远处的高处, 又来到高处看着湖中的景色。 云朵升腾如霞光闪烁在九天之上, 湖水环绕群山仿佛有万千重的包围。
去完善
释义
1. "极览亭":指位于高地可以观赏美景的亭子,这里可理解为观景台。 2. "每向湖中望高处":表达作者在湖边时抬头仰望高处的景象。 3. "却来高处望湖中":描述从高处向下看湖面及周围景色的情景。 4. "云兴霞蔚九天上":形容云雾升腾如绚丽的霞光覆盖天空的景象。 5. "水绕山围一万重":表述山水环绕的壮观景色,"一万重"表示数量众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亭子上眺望远方的美景。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在不同角度欣赏湖泊的情景,表现了其对自然的热爱和敏锐观察力。接下来两句则以广阔的视野展现了云海翻涌、山水环绕的美景,突显出大自然的壮丽。整体而言,此诗充分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极览亭》是南宋诗人苏泂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渡之后,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建立,金兵南下,国土分裂,战乱频繁。 在这个特殊时期,诗人苏泂的人生经历颇有些波折。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年轻时就学识渊博,但因时局动荡,科举之路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应试不第,后终于及第,却因政治原因被罢免。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在南宋初年,战争频繁,民生疾苦,文人墨客多关注国家命运和民族危亡。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苏泂创作了这首《题极览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极览亭周围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