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呈孙奇父诸公
万里春回过短墙,孤标亦似殿年芳。
萧疎月下天然瘦,澹宕风前自在香。
寒色重时花正发,暖烟才禁实先尝。
越人不向梁台路,画角一声堪断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光短暂穿过矮墙,孤独的花朵依然保留着昔日的芬芳。
稀疏月光下花朵显得自然清瘦,在微风吹拂中散发出怡人的香气。
寒冷的时候花儿怒放,温暖的烟气刚刚消散果实就已被人们品尝。
江南人没有走上通往繁华之地的道路,一声号角响彻云霄让人肝肠寸断。
去完善
释义
1. 万里春回过短墙:这里的“春回”指春天到来;“过短墙”表示春天通过矮墙来临,意味着春天的临近。
2. 孤标亦似殿年芳:这里的“孤标”指的是独树一帜的品质或事物,这里可理解为梅花;“年芳”意为美好的年华,此处指梅花的盛开时节。
3. 萧疎月下天然瘦:这句的意思是稀疏的月光下,梅花看起来是天然的清瘦。
4. 澹宕风前自在香:这句话描述的是在微风中,梅花散发出自然的清香。其中,“澹宕”一词用来形容风轻云淡的景象。
5. 寒色重时花正发:这句描绘了在寒冷的天气中,梅花正在绽放。其中,“寒色重”是指寒冷的天气。
6. 暖烟才禁实先尝:这句描述了温暖的雾气刚刚升起,果实还没有成熟,但是已经可以品尝到梅子的味道。其中,“暖烟”指的是温暖的水蒸气,“禁实”指果实尚未完全长成。
7. 越人不向梁台路:这句是说越州的人不会沿着梁台之路去欣赏梅花。其中,“越人”指的是居住在越州的人,“梁台路”指通向梁台的山路,沿途有许多美丽的梅花景色。
8. 画角一声堪断肠:这句是说听到号角声会让人悲伤不已。其中,“画角”是一种古代军中使用的乐器,其声音哀婉;“断肠”形容极度悲伤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梅花呈孙奇父诸公”,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欣赏。首联描绘了梅花在春季里越过短墙、傲然挺立的英姿,突显其与其它花朵争艳的风姿;颔联则分别从月光下的疏影和风前的清香两个角度展现了梅花的神韵和品质;颈联描述了梅花在寒冷环境中绽放以及温暖的烟尘中结实的特性,表现了其坚韧不屈的精神;尾联通过越人未涉足梁台之路这一隐喻,暗示梅花不逐名利,洁身自好,如同古代梁台路上的风景一样让人心旷神怡,感慨万分。整首诗借梅花形象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和情操,生动地塑造出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花呈孙奇父诸公是南宋诗人胡宏在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所创作的。这一年正值南宋中期,国家内外局势紧张。国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国际上金、蒙势力兴起,不断侵扰中原地区。在如此时代背景下,胡宏身处江湖之远,仍忧国忧民,以梅花的坚韧和美丽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期望。
胡宏在这时期经历了不少人生波折。他进士及第,但因政见不合而辞官回乡,潜心学术。他曾两次上疏弹劾权臣韩侂胄,虽遭贬谪,但依然坚持原则,彰显出一身正气。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的忧患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为他的诗作注入了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见解。
在南宋时期,理学家们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格操守,主张“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念。胡宏作为程朱理学的传人,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他以梅花为主题,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咏物抒怀,表达出对民族精神和高尚品德的赞美与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