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五峰亭

标题包含
五峰亭
凿山置亭榭,开沼放波澜。 松竹希微绿,菱莲次第丹。 风烟富清远,气象薄高寒。 媚此千金躯,舍彼百虑攒。 神岳精灵动,人寰波浪漫。 乐生忧亦集,徙倚徧阑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宏(1105-1161),字仁仲,号五峰居士,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是南宋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胡宏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胡安国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山上挖凿建起亭台水榭,挖掘池塘引发波浪涟漪。松树和竹子透出淡淡的绿色,菱角和莲花依次绽放着红色。周围的风烟营造出清远的氛围,天气略带寒冷。如此美好的环境使我流连其中,忘记了所有的忧虑。大自然中的灵气涌动,人世间的生活充满波折。快乐的生活也会带来忧虑,我在亭台上四处徘徊,倚栏沉思。
去完善
释义
1. 凿山:开凿山体; 2. 亭榭:供休息或观赏用的亭子; 3. 开沼:挖掘池塘; 4. 波澜:水波纹; 5. 希微绿:稀疏的绿色; 6. 次第丹:按顺序排列的荷花; 7. 风烟:风景; 8. 富清远:富有清新的空气; 9. 气象:景观; 10. 薄高寒:近处的高山显得有些寒冷; 11. 千金躯:尊贵的身体,这里指诗人自己; 12. 舍彼百虑攒:抛弃那些杂乱的想法; 13. 神岳:神圣的山岳,指五峰山; 14. 精灵:神仙; 15. 人寰:人间; 16. 波浪漫:波涛汹涌; 17. 乐生:快乐的生活; 18. 忧亦集:忧愁也会聚集; 19. 徙倚:徘徊不定; 20. 徧阑干:走遍栏杆。
去完善
赏析
《五峰亭》是南宋学者、诗人胡宏创作的一首描绘五峰亭景色的诗歌。全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手法展现了五峰亭的周围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身处其中所获得的愉悦与宁静。 首联“凿山置亭榭,开沼放波澜”描绘了五峰亭建造的背景——靠山而建,临水而起。作者巧妙地运用“凿山”与“开沼”两个动词,表现出五峰亭选址和建造的巧妙和独特之处。 颔联“松竹希微绿,菱莲次第丹”通过松树和竹子翠绿的颜色以及菱莲由白变红的过程,呈现了五峰亭周围自然景观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颈联“风烟富清远,气象薄高寒”从五峰亭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出发,展现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画面。同时,这也传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寻求精神宁静的心境。 “媚此千金躯,舍彼百虑攒”表达出在五峰亭这个美好的环境中,作者暂且放下了日常忧虑,全身心地投入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尾联“神岳精灵动,人寰波浪漫。乐生忧亦集,徙倚徧阑干”则更进一步地揭示了人生无常的道理:即使在如此美妙的景致中,快乐与忧虑仍然并存。所以,在面对人生百态时,应该学会享受当下,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五峰亭》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胡宏的一首词作。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下面我们来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我们知道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南宋政权在北方金国的威胁下,社会局势动荡不安。但与此同时,江南地区却相对安定,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快发展。这一时期,许多文人墨客远离战乱,寄情山水,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次,关于诗人的个人经历,我们了解到胡宏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曾任过州郡官员。他在任职期间关心民生,尽职尽责,深受百姓爱戴。然而,由于南宋政权的腐败和宦官当道,胡宏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最终在官场受到排挤,被迫辞官回乡。这段人生际遇使他对故乡有了更深的眷恋,也使他更加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 最后,从时代背景来看,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在诗词歌赋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们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这个时期的人们也对儒家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这些观念在胡宏的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