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远讥登山
胸中无滞是神仙,行止由来各有天。
洞里道人心快快,云间游子自翩翩。
尘怀已逐山风扫,好意都从梅蕊传。
回首七香车上客,大家归去莫流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内心无牵无挂即为仙,行为举止各自有因缘。
悟道之人心境明快,云中旅者风度翩翩。
俗世杂念随风而逝,美好意愿由梅传递。
回望七香车上的来客,皆应离去勿恋尘寰。
去完善
释义
1. 吴承远:吴承恩,明朝作家,著有《西游记》。
2. 登山:这里指的是攀登黄山。
3. 胸中无滞:形容心中无烦恼困扰。
4. 神仙:指神妙莫测的人,也可以理解为心境悠然的人。
5. 行止:行走与止步,这里指的是人生道路的选择。
6. 洞里道人:指在深山修行的道士。
7. 快快:舒畅愉快的样子。
8. 云间:形容山高入云的景象。
9. 翩翩:飞翔的样子,这里用来描绘云间的游子的形象。
10. 尘怀:世俗的烦恼。
11. 山风:山中吹来的风,这里象征自然的洗涤力。
12. 梅蕊:梅花的花蕊,这里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13. 好意:美好的祝愿。
14. 七香车:古时候贵族乘坐的车子,这里借指富贵人家。
15. 大家:大家一起。
16. 归去:回家。
17. 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吴承远讥登山》,是南宋诗人胡宏所作。诗中的“登山”指的是登山寻仙之事,诗人借此事来讽刺一些人的虚伪和无知。诗中的“吴承远”并非真实人物,而是一个虚构的名字,用以代表那些盲目追求成仙之人。
首联“胸中无滞是神仙,行止由来各有天”,诗人认为真正的神仙在于内心的豁达与超脱,而非外在的言行举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无法强求。这一联旨在强调内在修炼的重要性。
颔联“洞里道人心快快,云间游子自翩翩”,描绘了道士们逍遥自在的生活场景。在幽深的山洞中,道士们心境愉悦,而云间的游仙们则飘逸潇洒。这两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道家生活的闲适与宁静。
颈联“尘怀已逐山风扫,好意都从梅蕊传”,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抛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用“山风扫”来形容摆脱世俗杂念的过程,用“梅蕊传”来形容美好情感的传递。这一联充满了哲理意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尾联“回首七香车上客,大家归去莫流连”,诗人回过头来看那些乘着豪华车马登山求仙的人,告诫他们不要留恋世间的繁华,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这一联画龙点睛,揭示了诗的主题,即讽刺那些追求虚名、忘却本心的庸俗之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吴承远讥登山》是南宋诗人胡宏(1148-1225)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
在这段时间里,胡宏因故离开官场,退居山林。他过着平淡的田园生活,关注百姓的生活疾苦。在与世无争的环境中,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他的诗歌创作也在这段时间达到高峰。
在诗中,他以嘲讽的口吻描写了登山的过程,寓意着自己在仕途上的无奈和挣扎。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内有官僚腐败、外有金兵侵略。尽管胡宏已经远离朝廷,但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对政治时局保持清醒的头脑。因此,这首诗并非单纯的登山游览之作,而是借以抒发他对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