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公授
贫病离居莫厌侵,满床黄卷静披寻。
情通不碍天机妙,行到方知学海深。
宇宙一身虽小小,乾坤万象总森森。
分明此意人难会,长望青衿肯嗣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身处贫寒疾病时,不要嫌弃被生活困扰,尽管翻阅那一堆发黄的书籍吧。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情感与智慧并不矛盾,只有亲自体验才会明白学识的广博。个体虽然渺小,但整个世界的纷繁复杂却无处不透露着生命的伟大。这个深刻的道理人们难以理解,希望那些受教育的年轻人能继承和传播。
去完善
释义
1. "贫病离居":这里指的是贫困、生病,以及被迫离开家园的境遇。
2. "莫厌侵":不要讨厌被骚扰或打扰。
3. "黄卷":古时的书籍,常用黄色的纸来书写,故称。
4. "情通不碍天机妙":指情感上的通达并不妨碍领悟天地间的奇妙规律。
5. "行到":亲身经历过。
6. "乾坤":古代哲学术语,常用来表示阴阳、天地等对立统一的概念。
7. "森森":树木繁茂的样子,这里比喻万物丛生,充满生机。
8. "青衿":古代学子的衣服,这里代指学生。
9. "嗣音":继承和传播先人的教诲和思想。
去完善
赏析
《和范公授》是胡宏的一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贫困多病、离群索居的生活中,依然潜心阅读与研究学问的场景。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虽然身居狭小空间,但心中却能容纳整个乾坤的思想境界。同时,诗人也感叹这样的心境世人难以领会,希望有志之士能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和范公授》是宋代诗人胡宏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165年。在这一年,胡宏因其父亲胡安国遭贬谪,随父南渡江南,寓居湖南长沙。在此时期,他得以拜读前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深为感动,遂作此诗以表达对范仲淹精神的敬仰之情。
这个时期,正值北宋灭亡、南宋初立的特殊时期。当时政治腐败,战事频仍,民生疾苦。而范仲淹身为政治家、文学家的双重身份,使他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生,留下了很多富有爱国情怀的诗篇。胡宏深受其影响,以其卓越的文学才情写下了这首《和范公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