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盖峰前作小圃日亲圃事情见乎辞呈伯氏兼简
有志从来不浪忧,只忧心不似前修。
数菑未况已头白,待获忘情在晚秋。
自觉才疏胜北海,又无经学震西州。
甘为稼圃南山下,长谢周公愧孔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心怀志向的人从不虚度时光,他们只担心自己的成就无法追赶上先贤。多年来不断地经历挫折,满头白发已是必然,期待着晚年的自己能忘却这些忧愁。虽然我自知才能不如北海之人,也没有学术上的建树可以震惊西部的人们。我愿意退隐田园,在南山之下种瓜点豆,以此表达我对周公和孔子的惭愧之心。
去完善
释义
1. 紫盖峰: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南五十里的幕阜山麓,是东汉末年隐士严子陵的隐居之地。
2. 小圃:小块的土地,这里指的是胡宏的自家园圃。
3. 日亲圃事:每天亲自照料园圃中的事务。
4. 伯氏:指兄长。
5. 浪忧:空有忧虑。
6. 数菑:指多次耕作。菑,开垦田地。
7. 已头白:头发已经变白。
8. 晚秋:秋季的末尾阶段。
9. 自觉才疏胜北海:认为自己的才能虽然不如北海先生那般出众。北海,代指东汉末年隐士严子陵。
10. 无经学震西州:没有深奥的学问来震动西部地区。
11. 甘为稼圃南山下:甘愿在南边的山林间做一个农夫。
12. 周公: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对孔子有较大影响。
13. 孔丘:即孔子。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紫盖峰前作小圃日亲圃事情见乎辞呈伯氏兼简》中,胡宏表达了他的农耕之志和对传统儒家的批判。诗中的"有志从来不浪忧,只忧心不似前修。"表达了诗人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并不因为忧虑而放弃。接下来的"数菑未况已头白,待获忘情在晚秋。"则是表达诗人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但还在等待丰收的季节到来,以此来忘却世俗的烦恼。"自觉才疏胜北海,又无经学震西州。"则是对自己的自嘲,表示自己虽然有才华,但与北海先生相比还是有所欠缺,也没有经过严格的儒家教育来影响世界。最后,"甘为稼圃南山下,长谢周公愧孔丘。"表达了诗人愿意像陶渊明一样,过着耕读的生活,远离世俗的纷争,同时也对周公和孔子的儒家学说表示敬意。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表现了他对传统的尊重与反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紫盖峰前作小圃日亲圃事情见乎辞呈伯氏兼简》,是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胡宏所作。胡宏(1140-1218),字仁仲,号五峰,学者称五峰先生,宋建炎二年四月二十日(农历)生于潭州湘潭平济桥(今湖南长沙)。他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种半独立状态,北方领土被金国侵占。而胡宏本人也是身世坎坷,年轻时曾举进士不第,晚年以布衣身份在家乡讲学,致力于儒家道统的传承。在此背景下,他选择归隐田园,并在紫盖峰前开辟小圃,每日亲身耕作,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田园生活中。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胡宏对于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儒家人伦道德的追求。他在诗中将这些情感寓于田园景致之中,使读者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他的心境和人生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