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伯氏闻雁

标题包含
和伯氏闻雁
随阳群雁逐云低,望断孤鸿万里飞。 不为江湖稻粱乐,几时大许送春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宏(1105-1161),字仁仲,号五峰居士,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是南宋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胡宏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胡安国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跟随阳光的大雁追逐着低空的云彩,遥望着一只孤独的大雁在万里的天空中飞翔。不是为了江湖中的温饱快乐,而是期待着什么时候能够欢送春天的回归。
去完善
释义
1. 阳:指太阳。这里表示跟随大雁迁徙的方向。 2. 随阳群雁:跟随太阳方向迁徙的大雁群体。 3. 逐云低:追逐云朵的高度飞行。 4. 望断:望到尽头的意思。 5. 孤鸿:孤零零的大雁。 6. 万里飞:飞行了万里的距离。 7. 不为:不是为了。 8. 江湖:江河湖泊,这里代指水域。 9. 稻粱:稻谷和高粱,这里代指食物。 10. 乐:快乐,这里指享受。 11. 几时:何时。 12. 大许:古代地名,位于现在的河南商丘地区。 13. 送春归:把春天送到远方。
去完善
赏析
《和伯氏闻雁》是南宋著名文人胡宏创作的一首描绘南雁北飞的诗歌。首句“随阳群雁逐云低”以“随阳”开篇,借助于“群雁逐云低”的景象,生动地描绘了南雁北飞的盛况。接着,诗人通过描述望断孤鸿的画面,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诗人在诗句中也流露出对江湖稻粱乐的向往,使整首诗显得充满了哲理和思考。最后,诗人以“几时大许送春归”收尾,表达了盼望春日回归的期许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总之,这首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感、生动的描绘以及富含哲理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伯氏闻雁》是南宋文学家、政治家胡宏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作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当时胡宏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与岳飞侄子伯氏同朝为官。这一时期,南宋政权偏安一隅,朝廷内部权臣斗争激烈,对外投降派势力抬头。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胡宏眼见国家内外交困,心中忧虑不已。他在诗中借“闻雁”之题,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以雁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家园故土的眷恋和对战乱的担忧。同时,他也寄寓了对未来局势的希望,期盼有朝一日能够重整河山,实现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繁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