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友人养素轩
少时情意在沧洲,壮岁还知学孔丘。
万事只嫌心有病,百年不作梦中游。
紫泥诏下人须在,黄卷人开我自收。
耻向红尘浪奔走,看云消尽意横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年少时心中的情感仍留在心中,如今已长大,开始了解和学习孔子的智慧。世间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只有当心存杂念时,才会觉得诸事不如意。这一生都不愿活在虚幻的梦境之中。等待朝廷的任命,整理好自己的内心,不断充实自己。不屑于在红尘中奔波,静静地欣赏着云卷云舒,任凭心意驰骋。
去完善
释义
《题友人养素轩》是一首七言律诗,以下为每句的注释:
1. 少时情意在沧洲:沧洲,本指水边地带,这里代指隐居的地方。这句意思是年少时内心的愿望是过上隐逸的生活。
2. 壮岁还知学孔丘:孔丘,即孔子,儒家学派的创立者。这句表示自己成年后仍然努力学习儒家的知识。
3. 万事只嫌心有病:这句形容自己对外部事物的看法,认为它们都像病一样需要避免。
4. 百年不作梦中游:这句话表明自己的态度,即使在梦境中也不会随波逐流地生活。
5. 紫泥诏下人须在:紫泥诏,古代皇帝用紫色泥书写的诏书。人须在,表示必须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事。
6. 黄卷人开我自收:黄卷,泛指书籍。人开我自收,表示其他人阅读书籍时,自己能从中收获到自己的理解。
7. 耻向红尘浪奔走:红尘,世俗生活的象征。浪奔走,形容奔波忙碌的样子。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鄙视。
8. 看云消尽意横秋:横秋,形容豪气冲天。这句意思是看着天上的云彩逐渐消散,心中的豪情壮志仍在胸中激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题友人养素轩》,是诗人胡宏写给友人的一首赠诗。诗中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和对友人的期望。诗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修养和高尚的品质,而不是追求物质享受和世俗功名。
首联“少时情意在沧洲,壮岁还知学孔丘”,表达了诗人年少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认识到学习孔子之道的重要。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阶段的认识和对学习的重视。
颔联“万事只嫌心有病,百年不作梦中游”,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厌倦和对内心的关注。他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灵的负担,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不被世事所迷惑。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颈联“紫泥诏下人须在,黄卷人开我自收”,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尊重。他虽然不追求世俗的名利,但对知识却始终保持敬畏之心。这是他对自己修养的一种表达。
尾联“耻向红尘浪奔走,看云消尽意横秋”,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恶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他认为在红尘中奔波是一种耻辱,只有超越世俗,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这是他对友人的期许和鼓励。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人生观,以及对友人的期望。他以一种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热忱,以及对自己修养的重视。这种思想和人格魅力,使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题友人养素轩》是宋代诗人胡宏所作,创作于南宋时期。
在南宋初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胡宏身为一个文人,深感责任重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胡宏的友人在这时创立了“养素轩”,以寓意修身养性、追求朴实无华的生活。胡宏为此题诗一首,表达了他们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句中,胡宏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象,以及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寓含着对时局的关注和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