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题向伯元敦止堂

标题包含
寄题向伯元敦止堂
君不闻伊挚初耕有莘野,禄之弗顾千驷马。 春作秋成随老农,贫贱甘心万人下。 一朝幡然感三聘,五就成汤五就夏。 悠悠如云行太空,竟使三风变为雅。 东西南北頼来苏,天下农夫谁似者。 又不闻傅说安身操板筑,远离世间名与禄。 那知商帝梦中形,远近搜求不容伏。 草茅夕起朝为相,俾后从绳正如木。 四海俊乂咸风从,跋扈诸侯尽臣仆。 功成止见颜容改,了了壮心无反复。 平生懒性愿退藏,退藏恐遂成荒唐。 因求古人作鉴戒,管宁华歆情所当。 齐名遯迹俱锄菜,掷之不顾为人量。 诗书俎豆化辽海,威武富贵何披猖。 初年虚名大可耻,末路高风纾思长。 有志君当学伊傅,忘情我不傲羲皇。 愿如幼安有终始,进退一致宜加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宏(1105-1161),字仁仲,号五峰居士,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是南宋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胡宏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胡安国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您可能没有听说伊尹最初耕种于有莘田野,他对高官厚禄毫不在意,坚守贫困的地位。他乐于像普通农民那样从事春耕秋收的劳作,即使生活贫贱,也在万人之下保持着平常心。然而,有一天,他突然受到了三次聘请,五次前往成汤和夏朝担任要职。于是,他就像悠悠白云在天空中穿行,竟然让三种风气变得高雅起来。他在东西南北四方教化了无数百姓,天下的农民又有谁能与他相比呢? 又比如傅说在默默无闻中度过,他靠打柴为生,对名利地位无动于衷。但他还是被商朝的国君梦中寻访到,全国范围内进行搜索,最终被找到。傅说从卑微的农民一跃成为朝廷重臣,指导着国家的一切。他的才德使得天下英豪纷纷效法,原本跋扈的诸侯也俯首称臣。当他完成大业时,他的容颜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只是内心的壮志更加坚定。虽然他平日里喜欢清静,但恐怕真退隐起来就会变得荒唐。于是他选择以古人为鉴,努力纠正自己的行为。他既像管宁一样潜心学术,又像华歆一样参与政事。他以耕种作为寄托,抛开了世俗的名利。他用诗书礼乐熏陶自己,以此来抵御威武富贵的诱惑。早年虚无的名声是可耻的,晚年的高风亮节则让人思绪悠长。 希望你们能够学习伊尹和傅说的精神,不要过于骄傲,应该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我希望你们能够像辛弃疾那样有始有终,进退有度,行为举止都应该谨慎周密。
去完善
释义
1. 伊挚:即伊尹,是商朝的开国功臣。他的名字“挚”被改为“尹”。 2. 有莘野:地名,伊尹耕种的地方。有莘,古国名;野,田野。 3. 禄之弗顾千驷马:不看重丰厚的俸禄和高官厚禄。 4. 三聘:指多次邀请。这里指的是商汤多次聘请伊尹辅佐自己。 5. 五就成汤五就夏:指伊尹五次投奔商汤,又五次投奔夏桀。 6. 三风变为雅:三风,即“狂风”、“骤风”和“漾风”。雅,《诗经》的一部分,这里指诗的雅正之风。 7. 赖来苏:依赖来复苏。苏,苏醒。 8. 傅说:殷朝大臣,以版筑为业。 9. 安身操板筑:安身立命,从事板筑工作。 10. 那知商帝梦中形:哪知道他成为了商朝帝王梦中的理想人物。 11. 俾后从绳正如木:使得后来的人能够像木头一样正直。 12. 四海俊乂咸风从:四方的贤才都跟随他。 13. 跋扈诸侯尽臣仆:跋扈,专横暴戾;诸侯,各地方的统治者。尽,全都。 14. 了了壮心无反复:坚定的心志从不改变。 15. 平生懒性愿退藏:一生都喜欢清静的生活。 16. 管宁华歆情所当:管宁和华歆都是东汉末年的人物。管宁厌恶世俗,避世隐居;华歆则热衷于名利,求权逐势。这里用他们的故事作为对比,表达作者的态度。 17. 齐名遯迹俱锄菜:齐名的隐士们都在田间劳作。 18. 诗书俎豆化辽海:诗书教育的影响遍布辽海地区。 19. 威武富贵何披猖:威风、权势、富贵有何值得炫耀。 20. 初年虚名大可耻:年轻时追求虚名是很可耻的。 21. 末路高风纾思长:老年时的高尚品德令人深思。 22. 幼安:指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被誉为“田园诗人”。
去完善
赏析
《寄题向伯元敦止堂》是南宋诗人胡宏创作的一首借古讽今的七言古诗。诗中以伊尹、傅说的故事为例,劝勉人们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立志为民效力,而不是贪图名利,遗臭万年。同时,诗人还告诫人们在面对名誉和权力的诱惑时,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信念,不被世俗所左右。这种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正是诗人所推崇的人生价值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题向伯元敦止堂》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政治家胡宏所作的一首诗词。该诗创作于公元1175年,即南宋孝宗淳熙二年。在这段时间里,胡宏正处于人生的鼎盛时期,他的学术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他在此时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改革,同时也大力推广理学,使之成为主流学术。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仍然尖锐。一方面,南方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迅速;另一方面,北方边疆屡受外敌侵扰,民族矛盾激化。在这种情况下,士人阶层普遍关注国家治理和民生问题,主张积极改革,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 胡宏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者,他在《寄题向伯元敦止堂》中表达了对于国家治理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主张以德治国,倡导和谐的社会秩序。此外,他还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