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郊行
东郊野马烂氛氲,聊驾柴车问讯春。
远草绿沉烟雾里,高花红照绮罗新。
迎风柳占鶑啼处,带雨泥融燕觜匀。
动植自私还自足,天边愁杀踏青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东边的郊外,野马在空气中自由奔驰,我只是随意地驾驶着我的柴车来寻找春天的气息。远远望去,绿草仿佛在烟雾之中沉淀下来,而高大的红花却照映出锦绣丝绸的新色彩。我沿着迎风摇曳的柳树而行,那黄鹂的啼声似乎在召唤着我。燕子呢喃,口中带着雨滴,泥土和雨水交融在一起,显得那么的和谐。无论是动植物还是我自己,都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给自足,享受着生活。但是那些来到野外踏青的人,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内心却充满了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东郊:指城外较远的地方。
2. 野马:古代将地上蒸腾的水气幻视的奔腾野马的形象,这里表示春天的气氛。
3. 烂氛氲:形容春天空气弥漫的样子。
4. 聊:姑且。
5. 柴车:简陋的车辆,此指普通的交通工具。
6. 问讯春:探询春天的消息。
7. 绿沉:绿色深沉。
8. 烟雾:雾气,形容远处的景色朦胧。
9. 高花:开在高处的花。
10. 红照绮罗新:红花映照着新的丝绸衣裳。
11. 柳占莺啼处:柳树莺啼的地方。
12. 带雨泥融燕觜匀:带着春雨的泥土均匀地沾在燕子的嘴上。
13. 动植自私还自足:动植物各有自己的天地,自给自足。
14. 天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
15. 踏青人:春日出游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郊外景色和感受的诗词。诗人在开篇即通过“东郊野马烂氛氲”这句描绘了一幅春日东郊广阔且富有生机的画面,用以彰显春天的生机勃勃。而后诗人以自身行动“聊驾柴车问讯春”更深入地融入到了这春光之中,流露出对春天深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接下来的四句则分别描绘了春天的草、花、柳、燕等物象,诗人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春天的美好。最后两句“动植自私还自足,天边愁杀踏青人。”则揭示了春天不仅是动植物的自足之时,也是人们出门踏青的最佳时机,然而在遥远的地方,也有人为生活奔波而不得享受春天之美,引发了诗人深深的同情和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多角度多层面地描绘出春天的美好,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郊行》是南宋诗人胡宏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0年至1208年之间,这是胡宏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曾任州县官吏,对民间生活有所了解,这为他创作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交织的时期。金兵入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胡宏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的忧虑。此外,他还受到了当时崇尚理学的风气的影响,因此在诗歌中表现出较高的道德情操和人文关怀。
《春日郊行》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这首诗是胡宏在这个特殊时期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的结晶,体现了他的诗歌才华和人文素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