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弟以诗来督作会文又因太原侄寄声欲作不速
苦参道难学,放肆事容易。
入脚不可深,駸駸成自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理解并学习文言文之道非常艰难,而随心所欲地行事则较为简单。
涉足其中不能过深,否则很容易陷入自我放弃的状态。
去完善
释义
1. 苦参:中药名,喻指修行的艰难。这里代指修身养性之道。
2. 道难学:指的是修身的道理很难学习。
3. 放肆:放任无束,不受约束。
4. 事容易:做这些事情很容易。
5. 入脚:踏入,开始。
6. 不可深:不要深入。
7. 駸駸:形容快速前进的样子。
8. 成自弃:养成自己放弃的习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实弟以诗来督作会文又因太原侄寄声欲作不速》是南宋时期著名学者胡宏的作品。胡宏在此诗中表达了自己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艰辛与矛盾。
首句“苦参道难学”意味着追求真理的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困难。然而,在第二句“放肆事容易”中,作者却表示一些看似随意、放纵的事物反而更容易达成。这种对比凸显了求知的艰辛。
接下来的“入脚不可深”进一步表达了胡宏对深入研究学问的担忧:学问越深入,可能越容易迷失自我,放弃初衷。这句中的“入脚”象征着进入知识的深层领域,而“不可深”则暗示了作者在追求知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最后一句“駸駸成自弃”意味着,随着研究的深入,人可能会渐渐失去自己的信念和目标,最终沦为平庸之辈。“駸駸”在这里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倾向的发展过程,引人深思。
总之,这首诗揭示了学者们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面临的艰难与挑战。它提醒我们,学术探索固然重要,但保持初心、坚定信念同样不可忽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实弟以诗来督作会文又因太原侄寄声欲作不速》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胡宏的作品。胡宏(1145-1223),字仁仲,号无垢居士,福建崇安人,是我国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这首诗是在一个充满政治纷争和社会动荡的历史时期创作的。
在南宋时期,金兵不断南下侵扰,中原地区战火连天,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作为一名热血青年,胡宏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苦难,他积极参与抗金斗争,并因此受到了皇帝的器重,被任命为太常博士。然而,由于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胡宏受到了排挤,被贬为郡守。在地方任职期间,他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关心民生,努力改善民生,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与此同时,胡宏的家庭生活也非常美满。他与妻子相敬如宾,感情深厚,共育有四个子女。在这首诗中,胡宏提到了他的弟弟和侄子,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据史书记载,胡宏的弟弟和侄子也都有着很高的文学素养,因此在文学创作上,他们之间经常互相鼓励、切磋,共同提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