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陈平

标题包含
陈平
陈平相业定何如,应对知君智有余。 不佐汉兴三代业,区区心事六奇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宏(1105-1161),字仁仲,号五峰居士,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是南宋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胡宏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胡安国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陈平的事业成就如何评价呢?他聪明睿智,富有智慧。虽然他没有辅佐汉朝建立三代基业,但他一生的心血都倾注在《六韬》一书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陈平:西汉初年的丞相,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2. 相业:指陈平的丞相功业。 3. 定何如:指陈平的丞相功业究竟如何。 4. 应对知君智有余:通过对话,可以看出您的智慧是充足的。这里“应对”是指面对问题、处理事情的能力;“知君智有余”是说知道对方有足够的智慧。 5. 不佐汉兴三代业:这句是说陈平没有帮助汉朝成就三朝的伟业。 6. 区区:微小、微不足道的意思。这里是对陈平功业的谦虚表达。 7. 六奇书:又称《六韬》,相传是周文王、周公、孔子等撰写的古代兵书。这里用来表示陈平辅佐刘邦制定策略方面的贡献。
去完善
赏析
《陈平》是宋代诗人胡宏创作的一首描绘汉朝名臣陈平的诗歌。诗中,作者通过对陈平的赞赏与质疑,表达了他对陈平的政治贡献和历史地位的深刻思考。 首句“陈平相业定何如”提出问题,询问陈平作为丞相的历史成就如何。紧接着的第二句“应对知君智有余”以赞美的方式肯定陈平的聪明才智。这两句通过对比和设问,强调出陈平在智慧和谋略方面的杰出才能。 然而,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提出质疑:“不佐汉兴三代业,区区心事六奇书。”认为陈平并未全力辅佐汉室开创新的三代伟业,而是过于关注自己的私心和小智慧。这使得读者开始反思陈平的真实形象,并对其行为产生更多思考和批判。 本诗以陈平为切入点,探讨了个人才学与忠诚担当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历史长河中个体选择对社会进程的影响。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和敏锐洞察力,展现出独特的诗歌鉴赏力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陈平》是南宋诗人胡宏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35年,正值金兵入侵中原之际。胡宏生活在两宋之交,经历过靖康之耻和南宋的建立。他的一生见证了国家的动荡和民族危机,这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创作这首《陈平》时,胡宏正处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深感自己无力回天,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感慨。在这首诗中,他以西汉初年的政治家陈平为例,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期许和对历史教训的反思。陈平曾在汉高祖刘邦时期担任丞相,以智谋著称,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到了汉武帝时期,陈平的子孙却因奢侈荒淫而败落。胡宏通过这一典故,警示世人要居安思危,牢记历史教训。 与此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胡宏对当时南宋政治的不满。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不思北伐收复失地,反而贪图享乐,腐化堕落。这使得胡宏对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唤起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激励人们奋发向前,为国争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