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上封寺

标题包含
题上封寺
百年身似客,浩荡世间游。 入望青山好,梦魂偏我留。 我家巫山十二峰,浮江直过巴陵东。 潇湘水与苍梧通,环绕衡岳青冥中。 扁舟白云不可度,杖藜蜡屐乘春风。 山光浮动可揽结,云舒霞卷飞烟虹。 深岩大壑翠巘列,足力已到心无穷。 群峰迤逦势不竞,上尽祝融五千仞。 祝融峰高天更高,太空人世如牛毛。 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蓬莱羽化慕神仙,神仙渺茫何处传。 雪山清浄问因缘,未识乾坤造化权。 独立高寒明月里,此心无著已怡然。 从今识尽青山好,归向人间别看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宏(1105-1161),字仁仲,号五峰居士,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是南宋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胡宏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胡安国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百年人生如同过客,世界浩渺漫游其中。 远观青山景色美好,梦中灵魂偏偏留下。 我的家在巫山十二峰,沿江穿过巴陵东部。 潇湘江水流向苍梧,环绕着衡山在青冥之中。 小小的船无法渡过白云,我拄着藜木手杖穿着蜡屐乘着春风。 山色起伏可以欣赏和拥抱,云朵舒展如霞,烟雾如虹。 深深的岩石和大峡谷翠绿如画,脚力虽然已经到了但心中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群山连绵气势非凡,爬到祝融峰已有五千仞高。 祝融峰虽然高,但天空更高,人世间与天相比就像牛毛一般渺小。 风云变化就在一瞬间,在红尘中奔波实在是徒劳。 想要成为神仙前往蓬莱岛,但是神仙的世界在哪里却无处寻找。 想要了解因果报应去雪山净地,但仍不了解天地之间的造化之神奇。 站在高寒的明月下独自思考,我的心已经超脱凡尘,感到愉快。 从此我已经认识到青山的美好,不再仰望天空,回归人间。
去完善
释义
1. 巴陵:古代山名,位于湖南省岳阳市。 2. 巫山十二峰:即巫山十二峰,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市巫山县。 3. 潇湘江:又名潇湘,是中国湖南省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源起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东北部海洋乡龙门界,全长1062千米。 4. 苍梧:指广西梧州市,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 5. 衡岳:又称南岳,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 6. 扁舟:小船。 7. 杖藜:拄着藜杖。 8. 蜡屐:一种以蜡涂抹鞋底的鞋子,防滑耐磨。 9. 可揽结:可以用手抚摸抓住。 10. 迤逦:地势起伏不平的样子。 11. 祝融:山名,在湖南,海拔约1289米。 12. 红尘:人世间纷扰喧嚣的环境。 13. 劳:徒劳,无意义的努力。 14. 蓬莱: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境。 15. 雪峰山:位于湖南中部和西部,长约350公里。 16. 乾坤:天地。 17. 高寒:地势高且寒冷的地方。 18. 无著:无法捉摸,无法把握。 19. 已怡然:已经感到愉悦舒畅。
去完善
赏析
《题上封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览山水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人生的哲思。全诗分为三层:首先以“百年身似客”开篇,点明人生短暂、飘忽无定的主题,进而表达对“浩荡世间游”的无奈;其次,诗人通过描绘所见之青山绿水、风光旖旎的画面,凸显了自然之美以及身在其中的愉悦之情;最后,通过对个体生命的反思以及对神仙传闻的怀疑,抒发了人生观与宇宙观的思考。在诗人的笔下,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色紧密相联,使得整首诗富有哲理深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上封寺》是南宋诗人胡宏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4年,当时胡宏正在游览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上的上封寺。他登上山顶,俯瞰山下美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胡宏创作《题上封寺》的时间段内,南宋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然而,北方的领土大部分被金国占领,这使得南宋人民感到民族危机的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将爱国情怀寄托于山水之间,通过诗歌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胡宏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也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功名抱负。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在游历山水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在这首《题上封寺》中,胡宏通过对上封寺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的旷达胸怀和高远志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