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紫盖峰前作小圃日亲圃事情见乎辞呈伯氏兼简彦达先生

标题包含
紫盖峰前作小圃日亲圃事情见乎辞呈伯氏兼简彦达先生
有志从来不浪忧,只忧心不似前修。 敷菑未竟已头白,待获忘情在晚秋。 自觉才疎胜北海,又无经学震西州。 甘为稼圃南山下,长谢周公愧孔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宏(1105-1161),字仁仲,号五峰居士,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是南宋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胡宏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胡安国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有抱负的人从不轻易担忧,他们只担心自己的表现无法与前辈相提并论。 深耕细作还没来得及完成,头发就已经变得花白;待到晚秋丰收时节,或许就能忘却忧愁。 自知才疏学浅,比不上那位被尊称为北海先生的学者,也没有深厚的经典学问来威震西方之地。 我愿意像陶渊明那样退隐田园,在南山之下耕耘劳作,长久地心怀愧疚地向周公和孔子请教学习。
去完善
释义
1. 紫盖峰:位于湖南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相传为舜巡狩南岳的地方。 2. 圃:种植蔬菜瓜果的园地。 3. 亲圃:亲自耕种田地。 4. 见乎辞:见于言辞中。 5. 呈:呈现,指写诗给人看。 6. 伯氏:对兄长的尊称。 7. 简:简信,简单书信。 8. 彦达:黄彦达,与胡宏交好的一位学者。 9. 从来:一直。 10. 不浪忧:不小题大做地担忧。 11. 心不似前修:心性不如古人修养深厚。 12. 敷菑:平整土地,准备耕种。 13. 未竟:未完成。 14. 已头白:已经满头白发。 15. 待获:等待收获。 16. 忘情:忘记忧虑。 17. 晚秋:深秋。 18. 自觉才疏:自己觉得才能有限。 19. 胜北海:胜过北海(暗含孔融的故事,孔融任北海相时虽才智过人但治理不周,最终失败。这里胡宏自嘲才疏学浅)。 20. 经学: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 21. 震西州:名震西部地区。 22. 甘为稼圃:甘心做个耕田之人。 23. 南山:指南岳衡山。 24. 谢周公愧孔丘:以周公告诫农耕的事例感到羞愧,意为自己对耕种之事无法像孔子一样得心应手。
去完善
赏析
胡宏这首诗抒发了他渴望亲力亲为,践行古人之志的情怀。首联表现了诗人坚定的志向和忧虑的心情。颈联表达了诗人自感才疏学浅,但又希望能在学问上有所建树的决心。尾联以田园生活为比喻,表达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出自己期望以务农的生活实现自我修养的人生理想。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深沉而庄重的情感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紫盖峰前作小圃日亲圃事情见乎辞呈伯氏兼简彦达先生》是南宋著名学者、诗人胡宏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60年至1170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胡宏正处于他人生的黄金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且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学问渊博,尤其在经学、史学和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而著称,这首《紫盖峰前作小圃日亲圃事情见乎辞呈伯氏兼简彦达先生》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在诗中,胡宏描绘了自己在紫盖峰前开辟小圃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主题是田园生活,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南宋时期,由于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许多人开始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这种社会现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