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吴良贵雪中归

标题包含
吴良贵雪中归
别时黄菊映郊扉,转眼寒风刮毳衣。 丰瑞正当三白见,修程适自四明归。 因思水国银兼浪,胜看山乡玉作围。 老去羊羔总陈迹,坐毡犹喜客堪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凤(1241年-1307年),字韶卿,号九华山人,徽州府歙县人。元代著名学者、诗人。 方凤出生于南宋末年,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广交贤达,学识渊博。南宋灭亡后,他隐居于九华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离别时金黄的菊花在乡村田野中映衬,一转眼已是寒风凛冽的季节,穿着的羊毛衫也感受到了寒风的侵袭。 在这丰收的三白时期,我恰好从四明山回来。 我想起在水乡银波荡漾的美景,比在山乡观赏玉色的田园风光更为优美。 老年时的羊羔毛毯已成为过去的记忆,但庆幸的是,还有温暖的毛毯供客人倚靠。
去完善
释义
1. 黄菊:这里指秋天。 2. 毳衣:一种用鸟兽的毛制成的衣服。 3. 三白:指的是下三层雪的景象。 4. 修程:长途跋涉的路程。 5. 四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四明山。 6. 水国:水域丰富的地区。 7. 银兼浪:形容水面结冰如银镜般反光。 8. 胜看:更好地观赏。 9. 玉作围:形容被雪覆盖的山乡景象。 10. 老去:年龄增长。 11. 羊羔:指《瑞雪图》中的羊羔卧雪形象。 12. 陈迹:过去的事情或事物。 13. 坐毡:铺在地上的毯子或垫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方凤在冬天从四明山(今浙江宁波地区)归来的情景。诗歌以菊花和寒风开篇,寓意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接下来,诗人提到“三白”和“四明”,分别指雪的三种形态和白霜,暗示着寒冬的到来。紧接着,诗人想象水乡银波荡漾的美景,以及山乡的玉砌世界,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冬日画卷。最后,诗人感慨岁月的流逝,表示自己已经老去,但欣慰的是仍有客人可以依靠。整首诗通过对冬季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然和对友情的深深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吴良贵雪中归》,是元末明初诗人方凤的作品。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初期,也就是公元1368年至1399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方凤作为一位文人墨客,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元朝的小官,但随着元朝的衰落和明朝的兴起,他的仕途也受到了影响。他因不愿加入明朝政权,选择隐退山林,过着清贫的生活。 这个时代背景中,明朝刚刚建立,经历了元末农民起义和靖难之役等战乱,社会经济、文化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然而,这同时也为文人和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他们能够在诗歌、绘画等领域发挥自己的才华。 在这首诗中,方凤以雪为背景,描述了友人吴良贵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归来。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归途中的景象,表达了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