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仙华山

标题包含
游仙华山
仙华矗万仞,我乃庐其东。 日夕与山对,今兹踏玲珑。 起左信奔鹿,当前任啼狨。 大啸崖石裂,一览天宇空。 苍松饱风雨,绝壁挂老龙。 樵斧不得睨,抚根憩吾躬。 邈哉轩辕氏,问道由崆峒。 龙髯一以远,千载悲遗弓。 犹传少女灵,炼玉于焉宫。 山林重帝胄,香火明民衷。 我来重怀古,揽涕临西风。 何当刺飞流,一洗磊磈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凤(1241年-1307年),字韶卿,号九华山人,徽州府歙县人。元代著名学者、诗人。 方凤出生于南宋末年,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广交贤达,学识渊博。南宋灭亡后,他隐居于九华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山峰高耸入云,我在此山居之中。每天与青山相对,今天又走在曲折的山路上。左边有小鹿奔跑而过,前方有猴子在树上啼鸣。对着悬崖大叫,感觉天地都在我心中。满山的松树经历了风风雨雨,古老的岩石上有盘虬的老树根。砍树的工具也无法触及它们,我只能抚摸着树干,让自己的身体得到休息。 上古时代的轩辕黄帝是多么伟大啊,他曾在崆峒山寻找真理。如今他的影子已经远去,只留下千年以来的悲伤。还传说有仙女在山林中修炼,她们的宫殿就在这美丽的山中。皇室子孙们仍然在山野之间,他们的信仰照亮了民众的内心。 我来这里,是为了怀念古人,面对西风,眼泪不禁落下。什么时候我能用流水洗涤心中的郁结呢?
去完善
释义
1. 仙华:指浙江金华县的仙华山。 2. 万仞:形容山峰极高。仞,古代计量单位,一仞约为八尺。 3. 庐:这里指在山的东边建造的房屋。 4. 日夕:日夜。 5. 今兹:现在。 6. 玲珑:明净貌。 7. 信:放任,随意。 8. 奔鹿:迅速奔跑的鹿。 9. 啼狨:猴子。 10. 大啸:大声呼啸。 11. 天宇空:天空广阔无垠。 12. 苍松:青翠的松树。 13. 绝壁:陡峭的山崖。 14. 老龙:盘绕在悬崖上的松树,形象地称之为“老龙”。 15. 樵斧:砍柴的斧头。 16. 睨:斜视。 17. 抚根:抚摸树根。 18. 憩吾躬:休息一下我的身体。 19. 邈哉:遥远的样子。 20. 轩辕氏:黄帝。 21. 崆峒:传说中的神仙洞府。 22. 龙髯:龙的胡须,此处指代神仙。 23. 千载:千年。 24. 遗弓:喻指失去皇帝之位。 25. 少女灵:指西王母的女儿瑶姬。 26. 炼玉:用玉石制作器皿。 27. 焉宫:仙宫。 28. 重帝胄:尊重皇帝的宗室成员。 29. 民衷:民众的心愿。 30. 揽涕:擦眼泪。 31. 刺飞流:用剑刺穿瀑布。 32. 磊磈胸:心胸中的郁结。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名为《游仙华山》,作者方凤,生动地描绘了游览仙华山的所见所感。全诗共有十八句,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述了华山本身的壮丽景色;后十句为第二部分,表达了对历史和神话传说的一些思考。 首先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通过“仙华矗万仞,我乃庐其东”的描写,传达了华山高耸入云、气势恢宏的特点。接下来的“日夕与山对,今兹踏玲珑”则表达了他踏上华山山峰、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欣喜之情。随后用“起左信奔鹿,当前任啼狨。大啸崖石裂,一览天宇空”四句来进一步刻画了华山的险峻和豪放。诗人形容山中奔鹿的出现就如同仙境中的奇珍异兽,自己则在山巅尽情长啸,颇有诗酒狂歌之意。接下来,“苍松饱风雨,绝壁挂老龙。樵斧不得睨,抚根憩吾躬”四句则以描绘苍劲挺拔的青松、峭拔嶙峋的山崖为主,表现出华山峻峭的山岩景色。 进入第二部分后,作者在“邈哉轩辕氏,问道由崆峒。龙髯一以远,千载悲遗弓”四句中转向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其中提及的轩辕氏指的是黄帝,传说他曾经问道上古名山崆峒山。此处表达了诗人对于黄帝求道精神的敬仰,同时也感叹岁月匆匆,英雄难挽逝水。接下来在“犹传少女灵,炼玉于焉宫。山林重帝胄,香火明民衷”四句中,诗人又转入了关于神话传说的思考。这里提及的少女灵是关于西王母瑶池琼宫的传说之一,表示在山川灵秀之地,古老的神话仍然流传不衰。同时,“山林重帝胄,香火明民衷”说明了人们对于这些神话传说仍抱有深深的信仰,表现了民间信仰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最后,“我来重怀古,揽涕临西风。何当刺飞流,一洗磊磈胸”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因缅怀历史和感慨世事而生的惆怅心情,以及对内心愁绪的一种宣泄。这种情感如同悬泉瀑布一般源源不断,如诗人在结尾处表达的,希望能借此华山壮丽的山水景象,洗涤内心的压抑与苦闷。整首诗以词章华美、感情深沉著称,充分展示了作者方凤作为文人墨客的艺术造诣和人生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仙华山》是南宋诗人方凤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宋末元初时期。方凤(约1241年-1322年),字韶卿,一字景周,号岩南,南宋末年著名学者、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以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在方凤所处的时代,南宋灭亡,元朝建立,社会动荡不安。他目睹了民族矛盾、社会矛盾的激化,对国家的衰亡感到痛心疾首。然而,他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只能寄情山水,寻找心灵的慰藉。 《游仙华山》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诗中,方凤通过对华山的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其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他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从诗中的“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一句可以看出,方凤渴望摆脱现实的困扰,寻求长生不老的仙境。这种心情反映了他在动荡时期的无奈和哀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