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齐天乐

标题包含
齐天乐
馀香才润鸾绡汗,秋风夜来先起。 雾锁林深,蓝浮野阔,一笛渔蓑鸥外。 红尘万里。 就中决银河,冷涵空翠。 岸觜沙平,水杨阴下晚初舣。 桃溪人住最久,浪吟谁得到,兰蕙疏绮。 砚色寒云,签声乱叶,蕲竹纱纹如水。 笙歌醉里。 步明月丁东,静传环佩。 更展芳塘,种花招燕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约生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卒于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前后。 吴文英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从事过幕僚、县...查看更多
成都天府航空学院袁老师
去完善

译文
淡淡的香气刚刚滋润了鸾鸟的丝织衣物,秋天的夜晚风就率先吹来了。雾气笼罩着林间深处,天空湛蓝,田野广阔,渔翁在鸥鸟的歌声中披上了蓑衣。红尘万里之外,河流如同银河般蜿蜒,空中的翠绿色彩鲜明。河边的小沙滩平整,柳树荫下,傍晚时分,小船缓缓停靠。桃花溪水边的人居住时间最长,那些吟咏的诗篇,谁能读到兰蕙般的清新美丽。砚台的颜色如同寒云一般,笔尖的声音如同树叶般杂乱,蕲竹的纱纹如同水面波纹一般平静。笙歌的酒醉之中,月光轻轻漫步,安静地传递着环佩的声响。再展开美丽的池塘,种植花朵,引来燕子翩翩起舞。
成都天府航空学院袁老师
去完善
释义
1. 鸾绡:鸾绡是一种精美的丝织品,这里用来形容女子所穿的轻薄丝衣。 2. 秋风夜来先起: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夜晚,秋风首先吹起的景象。 3. 蓝浮野阔:蓝是指天空的颜色,这里形容天空湛蓝,野阔是指田野辽阔,形容景色壮丽。 4. 一笛渔蓑鸥外:渔蓑是渔夫的蓑衣,鸥外是指鸥鸟在外,形容渔夫与鸥鸟共处的宁静画面。 5. 红尘万里:红尘是指繁华的世界,这里形容世间的繁华。 6. 就中决银河:就中是表示其中,决银河是指银河瀑布,这里形容瀑布的壮观景象。 7. 岸觜沙平,水杨阴下晚初舣:岸觜是指岸边,沙平是指沙滩平坦,水杨是指柳树,阴下是指树荫下,晚初舣是指傍晚时分,船儿开始停靠。 8. 桃溪人住最久:桃溪是指桃花流水,人住最久是指在这里居住的时间最长。 9. 浪吟谁得到,兰蕙疏绮:浪吟是指随意吟咏,兰蕙是指兰花和蕙花,疏绮是指花枝交错,形容花的美丽景象。 10. 砚色寒云,签声乱叶:砚色是指砚台的色泽,签声是指签子的声音,乱叶是指树叶的杂乱,这里形容砚台和签子表面的纹理。 11. 笙歌醉里:笙歌是指音乐和歌声,醉是指饮酒过量,这里形容在音乐和歌声中饮酒的情景。 12. 步明月丁东,静传环佩:步明月是指漫步在明亮的月光下,丁东是指钟鼓的声音,静传环佩是指安静地传递着环佩的铃声,这里形容在月光下的宁静场景。 13. 更展芳塘,种花招燕子:更展是指更加开放,芳塘是指美丽的池塘,种花是指种植花朵,招燕子是指吸引燕子飞来,这里形容池塘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成都天府航空学院袁老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齐天乐》是吴文英的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词中以景语入情,以景语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首句“馀香才润鸾绡汗”,以鸾绡汗的湿润,暗示了历史的痕迹,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接下来的“秋风夜来先起”,则将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无常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词的氛围更加沉重。 “雾锁林深,蓝浮野阔,一笛渔蓑鸥外”三句,则以景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使得整首词的意境更加开阔。同时,这三句也暗示了词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红尘万里”一句,则将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生的无常感进一步加深,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沉。接下来“就中决银河,冷涵空翠”两句,则以景语描绘了银河落九天的壮丽景色,使得整首词的意境更加宏阔。 “岸觜沙平,水杨阴下晚初舣”二句,则以景语描绘了夕阳下的宁静景象,使得整首词的氛围更加宁静。同时,这二句也暗示了词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桃溪人住最久,浪吟谁得到,兰蕙疏绮”三句,则以景语描绘了桃溪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砚色寒云,签声乱叶,蕲竹纱纹如水”三句,则以景语描绘了砚色寒云、签声乱叶、蕲竹纱纹等美丽的自然景色,使得整首词的意境更加丰富。 “笙歌醉里。步明月丁东,静传环佩”三句,则以景语描绘了笙歌醉后的宁静夜晚,以及明月、丁东、环佩等美丽的自然景色,使得整首词的氛围更加宁静。最后“更展芳塘,种花招燕子”一句,则以景语描绘了芳塘的美丽景色,以及种花招燕子的温馨场景,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温馨。 总的来说,这首《齐天乐》以景语入情,以景语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中通过对历史、自然、人生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历史的感慨,使得整首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成都天府航空学院袁老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齐天乐》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吴文英作为一名文人,他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在杭州过着清贫的生活,时常感叹世事无常。 在创作这首词时,吴文英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曾经担任过一些小官职,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施展抱负。此时,他已经年事已高,但仍然无法摆脱生活的困境。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慨。 此外,南宋末年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的时代。朝廷内部的争权夺利,外部的金兵入侵,使得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吴文英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对这种现状深感痛心。他在词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成都天府航空学院袁老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