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咏
文王久不出,贤士如土贱。妻孥从饿死,敢爱黄金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周文王长久不出宫门,导致贤能之士被埋没如同尘土般廉价。甚至妻子儿女可能因此挨饿而死,他竟然还敢珍爱那金质的印章。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刘叉:唐朝诗人,生卒年不详,以豪放不羁著称。
2. 文王:指周文王姬昌,周朝奠基者,他以礼贤下士著称。
3. 贤士:有才德之人,这里指有才能的士人。
4. 如土贱:形容人才被埋没。
5. 妻孥:妻子儿女。
6. 从饿死:跟随一起挨饿。
7. 爱:吝啬。
8. 黄金篆:金银财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社会现实和个人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圣贤之士受冷落、穷苦人家受饥饿的同情与关注。同时,也讽刺了当权者只追求虚荣浮华,却不关心民生疾苦的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饿咏》是唐代诗人刘叉所创作的诗歌,创作于公元9世纪初期。在刘叉生活的时代,正值唐王朝衰落时期,战乱频发、民生疾苦。这种社会背景下,刘叉逐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产生深刻的关注,并在其诗作中传达出对社会底层民众的同情和关心。
刘叉自身的生活经历也影响了他诗作的倾向。他的生平事迹史书未载,但他显然是个来自社会下层的文士。身处贫困之中,他更能了解百姓的痛苦,这也使他成为一名敢于揭示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诗人。
刘叉用直白的语言描述了饥民的困境,生动地展现了当时人民生活艰难的社会现象。而《饿咏》描绘的不仅是他自己饥饿的感受,更表达了那个时代大多数劳苦大众的心声,体现了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