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江
风回浪急月初圆,携得鱼竿下钓船。
自是高歌星斗上,不须骑气夜行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微风拂过,浪花翻滚,月亮逐渐变圆。带上钓鱼竿,登上钓鱼船。在这星光璀璨的夜晚,我放声歌唱,无需借助骑气而行,就能畅游在天际。
去完善
释义
1. 风回:指风向改变。
2. 浪急:形容波涛汹涌。
3. 月初圆:农历每月十五左右,月亮呈现圆满状态。
4. 高歌:高声歌唱。
5. 星斗:指满天繁星。
6. 不须:不需要。
7. 骑气:指驾着云气。
8. 夜行天:在夜晚的天空中行走。
去完善
赏析
《泛江》这首诗,以江风、浪急、月出、星河等自然景观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边垂钓图。诗人邓肃通过对江风的描述,表现出江水波涛汹涌的情景,同时也衬托出诗人的勇敢与坚定;月出的描写则传达了夜晚宁静而美好的意境,为整首诗营造了清幽的氛围;最后的“自是高歌星斗上,不须骑气夜行天”,通过歌颂星空,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总的来说,这首诗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又传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泛江》是南宋诗人邓肃的一首词。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高宗时期(公元1127-1162年)。
在这段时间里,邓肃生活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北宋灭亡后,金兵南侵,邓肃被迫离开家乡,开始了流亡生活。他在流浪过程中,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这些经历使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然而,这些改革并未能改变国家危亡的局面。邓肃对这一现状深感痛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共同保卫家园。
在这样的背景下,邓肃创作了这首《泛江》。诗中以江水比喻人生的起起落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生活的同情。通过描绘江水的奔腾不息,邓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