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飘零的花朵铺满了小径和池塘,春天的小雨渐渐停歇。杏花凋谢,杜鹃在树上哭泣,春天已经离去,无法挽回。
独自登上柳树外的画楼,倚着栏杆,手里轻轻捻着花朵,望着夕阳的余晖,心中无限愁绪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这种伤感有谁能懂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画堂春:词牌名,双调四十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2. 落红:凋谢的花朵。
3. 铺径:布满小路。
4. 水平池:平静的水面。
5. 弄晴:晴朗的天气。
6. 小雨霏霏:形容春雨连绵不断的样子。
7. 杏园:指果园或种植杏树的园林。
8. 憔悴:形容花朵凋谢、叶子枯黄的样子。
9. 杜鹃啼:杜鹃鸟的叫声,相传杜鹃鸟的叫声是哀怨的,象征着伤感和离别。
10. 春归:春天的离去。
11. 柳外:柳树旁边。
12.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房。
13. 凭栏:依靠栏杆。
14. 捻花枝:用手轻轻抚摸花朵。
15. 放花:松开手中的花朵。
16. 无语:没有说话。
17. 对斜晖:面对夕阳。
18. 此恨谁知:这种遗憾谁能了解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伤春、怀人的情感。首句“落红铺径水平池”,以落红满地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凋零,暗示了时光的流逝。接下来的“弄晴小雨霏霏”,则用蒙蒙细雨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尾声。
“杏园憔悴杜鹃啼”一句,通过对杏园的描绘,以及杜鹃鸟的哀鸣,形象地传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而“无奈春归”则表达出对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无奈。
下片则以“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两句,描绘了词人在春光将尽之时,独自一人登楼远眺,手捻花枝的场景。这个场景既表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留恋,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最后两句“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则通过词人面对夕阳,放下手中的花朵,无言以对的情景,传达了他深深的遗憾和无处倾诉的痛苦。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感伤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是宋代词人秦观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宋哲宗时期,时年秦观已经步入中年。在宋哲宗时期,北宋开始逐渐走向衰落,新旧党争激烈。而秦观本人一生际遇坎坷,屡次科举落榜,历经宦海沉浮,留下了许多佳作。
在这段时间里,秦观凭借才学成为了苏轼的门生,两人交情深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秦观在仕途上并不顺利,这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常常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首《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中,秦观以落红、水平池等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豁达和乐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