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开移居郊外
数间低矮屋,不可以擡头。
嫌市尘埃浊,寻山泉石幽。
门松霜干古,窗竹露竿修。
办此一廛了,从今何所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几间低矮的小屋,让人无法抬头仰望。
厌倦城市的尘嚣和浑浊,我寻找山中清泉和宁静的石径。
门前松树的霜冻使树干显得古老,窗户边的竹子在露水中更加修长。
在这里拥有一席之地,此后我还追求什么别的呢?
去完善
释义
1. 数间低矮屋:几间低矮的房屋。
2. 不可以擡头:直译为不能抬起头来。这里形容房屋低矮狭小,给人一种压抑感。
3. 嫌市尘埃浊:嫌弃城市中的尘埃污染严重。
4. 寻山泉石幽:寻找山间的泉水和幽静的环境。
5. 门松霜干古:门前松树经过风霜洗礼,树干显得古老沧桑。
6. 窗竹露竿修:窗户边的竹子在露水的滋润下,竹竿显得修长。
7. 办此一廛了:置办这一处居所就可以了。
8. 从今何所求:从今天开始,还有什么需要追求的呢?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低矮屋”作为开端,生动地描绘了住所的简陋,接着通过描写远离尘嚣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向往山林静谧生活的情感。尤其是诗中的松树和竹子形象,体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志趣。最后诗人说到“办此一廛了,从今何所求。” 表明他已经实现心中所愿,从此再无其他追求,传达了诗人平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子开移居郊外》是南宋诗人赵汝鐩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赵汝鐩正经历着人生的动荡时期。他在宋亡之际失去了原有的官职,被迫离开京城临安,移居到了郊外。这个时期,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开始更加关注民间的疾苦和现实问题。
在南宋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战乱频繁,民生疾苦。朝廷内部的权臣斗争也愈演愈烈,这些都给赵汝鐩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主要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民间生活和时代背景,通过对普通百姓的生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民生的同情。
这首《子开移居郊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在描述自己移居郊外的情景时,同时也传达出他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