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
圣贤自古执其中,允执此中万理通。
万理由来心自得,心同方是理大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圣贤:这里指道德和智慧都达到很高境界的人。
2. 自古:从很久以前开始。
3. 执其中:保持中庸之道。
4. 允:确实,真实地。
5. 万理:众多的道理或规律。
6. 通:贯通,理解。
7. 由来:自古以来。
8. 心自得:在心里自然领悟到。
9. 心同:思想相同。
10. 理大同:对道理的共同理解。
去完善
赏析
《中道》这首诗歌体现了诗人詹初对于道德伦理的理解和思考。他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强调“中庸之道”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恪守中道,方能理解万物之理,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首句“圣贤自古执其中”,以圣贤为榜样,说明从古至今的智者们都坚持中庸之道。这一观念源于孔子,他强调做人做事都要适度,不走极端,以此达到最佳的道德境界。诗人认为,只有遵循这个原则,才能达到真理的彼岸。
次句“允执此中万理通”,表达了坚守中庸之道能使人们理解和领悟各种事物的道理。这是因为中庸之道使得人们在观察世界时保持了公正、客观的态度,从而能够获得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句“万理由来心自得”,阐述了在掌握事物真谛的过程中,关键在于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只有自己真心认同并接受这些道理,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它们。这是心与理相互印证的过程,也是个体成长和完善的过程。
最后一句“心同方是理大同”,揭示出只有人们的思想、观念达到共识,才能实现普遍的道德秩序和社会和谐。这里的心指代人心,理代表事物规律。当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达成一致,便能共同遵循这些规律,从而建立一个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道》是南宋诗人詹初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孝宗时期(1163年-1189年在位),当时宋朝正处于与金国的战争之中,民生疾苦。
詹初,字元晦,婺州义乌人。他是一位士人,曾担任朝廷官员,后因直言进谏被贬谪。在这个时期,詹初深感民间疾苦,决心辞官归隐。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为主题,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在《中道》这首诗中,詹初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人生道路的追求。他认为,人生中的许多困惑和矛盾都是因为人们偏离了中庸之道。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