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 其二
闲浴谿头静自居,此身已濯心何如。
此心欲濯静中去,静定由来物自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安静的溪水边沐浴,洗净身体的同时也洗涤心灵。心灵需要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得到净化,内心平静之后,自然会去除那些繁杂的事物。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沐浴:原指洗澡,这里比喻心灵的清洁。
2. 詹初:字以元,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南宋理学家。
3. 闲浴:指在溪边闲暇地洗澡。
4. 谿头:溪流源头,这里指溪水清澈的地方。
5. 静自居:平静地生活在这里。
6. 已濯:已经洗过。
7. 心何如:心境如何。
8. 静中:宁静的心境。
9. 欲濯:想要洗涤。
10. 静定:平静淡定。
11. 由来:自古以来。
12. 物自除:万物自然消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沐浴”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沉静和对生活的理解。诗中描绘了在溪流边安静沐浴的情景,表现出作者向往宁静、与世无争的心境。诗人通过自问:“此身已濯心何如?”提醒读者思考身体洁净与心灵净化的关系,引发对内在修养的思考。紧接着,诗又写到:“此心欲濯静中去,静定由来物自除。”暗示只有心境宁静、专注投入,才能去除杂念,实现心灵的净化。整首诗既富有哲理,又不失诗意,值得仔细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詹初的《沐浴 其二》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晚期。此时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北方金兵入侵,战争不断。而作者身处其中,家国之忧溢于言表。
詹初生活在南宋晚期,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担任过地方官吏,目睹了当时社会矛盾尖锐、民生疾苦。在如此严峻的社会环境中,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一方面,金兵屡屡南下侵犯,严重威胁到国家的安危;另一方面,国内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诗人以沐浴为引子,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