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
闲居忽有怀,怅然令心恫。
世人尚浮沉,君子难苟同。
是以盖世贤,飘然返山中。
栖迟竹林下,明道善其躬。
如何彼之子,居常起波风。
屈原泣泽畔,仲尼悲道穷。
贤圣尚如此,吾身那可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闲暇时忽然心生感慨,惆怅不已令人心痛。
世人仍在浮华中沉浮,君子却难以与他们苟且合流。
因此那些盖世英才,选择飘然回到山林之中。
在竹林间休憩,坚守道德修养自身。
然而为何那些人呢,平日行为常常引起风波。
如同屈原在河边哭泣,孔子哀叹道之不行。
圣贤尚且如此,我的身心又怎能接受这样的世界呢?
去完善
释义
1. 闲居:无官职的人在家里居住。这里指作者的退休生活。
2. 怅然:失意的样子。
3. 恫:痛心。
4. 浮沉:随波逐流,形容人随世俗而改变立场。
5. 君子:有德之人。
6. 苟同:轻易地同意别人的意见。
7. 是以:因此。
8. 盖世贤:举世无双的贤人。
9. 飘然:轻飘飘的样子,这里表示隐居。
10. 栖迟:栖息,逗留。
11. 竹林下:指隐居之地。
12. 明道:宣扬道理。
13. 善其躬:指做好自己的本分。
14. 彼之子:那些人,指追逐名利的人。
15. 居常:平时。
16. 起波风:掀起风波。
17. 泣:哭泣。
18. 泽畔:水边。
19. 仲尼:孔子。
20. 悲道穷:悲伤于道义的失落。
21. 尚:尚且。
22. 如此:这样。
23. 吾身:我自己。
24. 那可容:怎能容忍。
去完善
赏析
《有怀》是詹初的一首古诗,从诗的题目来看,诗人通过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首联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思绪,表达了心中的惆怅和忧虑。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以世人的浮躁与君子的品行进行对比,强调君子难以同流合污的品质。然后,诗人通过举出历史人物如盖世贤者、屈原、孔子等的事例,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些先贤尽管身处困境,却依然坚守道义,令人敬佩。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自己无法容忍世俗纷争的心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展示了诗人对道德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有怀》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詹初之手。詹初,字以元,号致道山人,其生于乱世,生卒年不详,生活在宋金交战的南宋时期。詹初博学多才,致力于弘扬理学,他在诗歌、散文等方面都有一定成就。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军事孱弱,北方疆土大片沦丧于金人之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个正直的文人,詹初忧国忧民,他的诗作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在这首《有怀》中,他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和对故乡故国的思念之情。
詹初所处的时代,正是南宋末年,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詹初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只能将满腔热血化为诗文,抒发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这首《有怀》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反映了詹初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