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训子

标题包含
训子
呼尔群儿,示尔儿知。 俭则本立,学则智资。 时逐勿逐,古圣是规。 守道安贫,我所慕思。 竞势趋豪,我心实悲。 毋谓放巧,毋谓谨痴。 毋谓恶小,乃以自欺。 毋谓善小,弃而不为。 为善去恶,奋志乘时。 少壮不力,老大何追。 尔父虽昧,所言则宜。 永以为训,无为我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召唤你们这群孩子,向你们揭示真相。 节俭是根本,学习带来智慧。 跟随时代但不追逐潮流,这是古代圣贤的教诲。 坚守道义,安于贫困,这是我所向往的。 竞相追求权力和富贵,我心中实在悲痛。 不要认为投机取巧是好事,也不要认为谨慎胆小是愚蠢。 不要认为恶事微小就可以忽略,那是在欺骗自己。 不要认为善事太小就放弃不做,要努力去做善事,摒弃恶行。 抓住机会,振作精神,勇敢前行。 年轻时不努力,年纪大了还有什么可以追赶? 你们的父亲虽然见识有限,但他们的话总有道理。 永远将这些教诲铭记在心,不要让它们成为我的遗憾。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詹初:南宋末年的学者,学者们通常称之为“初了”,字元善,婺源人。他擅长教育,尤其善于教育孩子。 2. 呼尔群儿,示尔儿知:呼唤你们这群孩子,告诉你们道理。 3. 俭则本立,学则智资:勤俭使生活稳定,学习使人智慧。 4. 时逐勿逐,古圣是规:不要随波逐流,古代圣贤就是这样规定的。 5. 守道安贫,我所慕思:遵循道德准则,安于贫困,这是我所向往的。 6. 竞势趋豪,我心实悲:追求权势和豪华的生活,我对此感到悲伤。 7. 毋谓放巧,毋谓谨痴:不要说放纵聪明是好事,不要说谨慎迟钝是坏事。 8. 毋谓恶小,乃以自欺:不要说小的错误就不是欺骗自己。 9. 毋谓善小,弃而不为:不要说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10. 为善去恶,奋志乘时:做善事去除恶行,努力振奋志向,抓住时机。 11. 少壮不力,老大何追:年轻的时候不努力,老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12. 尔父虽昧,所言则宜:你们的父亲虽然愚钝,但他所说的话都是适宜的。 13. 永以为训,无为我遗:永远记住这些话,不要把我遗漏的东西当成珍宝。
去完善
赏析
《训子》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诗。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子女传授人生的道理,强调了勤俭、学习、遵守道德的重要性,以及珍惜时光、勤奋努力的精神。全诗结构紧凑,表达质朴,深入人心。 诗的开篇“呼尔群儿,示尔儿知”,表达了诗人作为父亲的亲切关怀和对子女的期望。紧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俭则本立,学则智资”,强调节俭和学习的价值,告诫子女要以此为基础,建立自己的人生道路。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这一观点。他提醒子女不要随波逐流,要遵循古人的教诲;要安心于贫困的生活,追求道德的完善;对于权势和财富的追逐,要保持警惕和悲伤的心态。同时,诗人教育子女要警惕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现象,谨慎对待生活中的细节,树立正确的善恶观。 诗人进一步指出,不论是善事还是恶事,都要认真对待。要努力做好人,克服困难,抓住时机。他强调年轻时要奋发向前,老年时才能无悔。最后,诗人表明自己的期望——希望子女能牢记这些教训,传承家业,成就人生。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教育意义。通过对人生哲理的剖析,表达了诗人对子女深切的关爱和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训子》是南宋诗人詹初的一首教子诗,创作于12世纪末期。 在12世纪末期的南宋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詹初作为南宋士人,对国家的安危有着深刻的忧虑。他在《训子》这首诗中,通过教育儿子的言行举止,表达了对自己和子孙的责任担当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詹初在官场生涯中屡遭挫折,但他始终坚守道义,关心民生疾苦。在他的家庭生活中,他亦严格要求子女,希望他们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首《训子》正是他对自己和子女的殷切期望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