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直卿
忆昔年犹壮,庐山侍读书。
叨为三友末,相隔廿年余。
君道多朋合,余非独索居。
缘兹君日益,余昧愈成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庐:指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2. 三友:即“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庐山求学时结识的朋友。
3. 廿年:即二十年。
4. 君道:这里是“君子之道”的简称,指儒家所倡导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5. 余:古代汉语中表示“我”的意思。
6. 缘兹:因为这样。兹,这样。
7. 昧:愚昧,无知。
8. 成愚:变得更愚蠢。
去完善
赏析
《寄黄直卿》这首诗是詹初写给他的朋友黄直卿的。诗人通过回忆过去在庐山共同学习的时光,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怀念。虽然他们已经有二十年的间隔,但是友情依然深厚。诗中还表达了对自己才能不足的羞愧和对朋友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暗示了他们在学术道路上的不同追求,以及自己因为缺乏悟性而日渐愚昧的现实。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对学问的真诚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黄直卿》是南宋诗人詹初的一首抒情诗,创作于公元1169年前后。詹初生活在宋金对峙时期,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因时局动荡和战乱影响,未能如愿及第。在漂泊流浪的生活中,詹初结识了黄直卿等友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个时期,南宋王朝内外交困,面对北方金国的威胁,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战争和政治斗争使得民众生活困苦,许多文人志士感叹时局艰难,渴望报国却壮志难酬。詹初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与友人黄直卿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