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
先天本无言,有言即后天。
欲知先天易,须在无言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读易》是宋朝诗人詹初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里给出每句的注释:
1. 先天:指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2. 无言:没有语言文字的表达。
3. 有言:有了语言文字的表达。
4. 后天:相对于“先天”而言,指受到事物外部条件影响的部分。
5. 易:指《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著作。
去完善
赏析
詹初的这首《读易》以浅显的语言揭示出“先天”与“后天”的辩证关系,引导读者领悟到学习的真正意义。首句“先天本无言”指出天地自然的规律并非通过言语来表达,而是通过观察、思考与实践去理解。第二句“有言即后天”指出一旦开始用言语描述这些规律时,就已经是后天的知识了。第三句“欲知先天易”告诉人们想要理解真正的天地之道,必须抛开一切言语束缚,回到无言的思考中去。第四句“须在无言前”强调只有摆脱后天知识的局限,才能真正领会到先天之道。诗人借助“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告诉我们学习要以理解本质为目标,而非仅仅获取表面的知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易》是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詹初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金兵南下,战乱频繁。在这样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詹初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周易的理解,创作了这首诗歌。
詹初生活在一个儒家思想盛行的时代,他对儒家经典著作有着深厚的研究。他曾在临安府(今浙江杭州)担任太学博士,对易学颇有心得。在这个时期,詹初通过研读《易经》,领悟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读易》。
诗中,詹初以“闲坐看周易”开篇,表达了他在闲暇时光里潜心研究《易经》的情景。紧接着,他以“乾坤定分象,日月明两仪”两句描述了《易经》的基本原理。随后,詹初笔锋一转,通过对“挂冠归去来兮”的感叹,抒发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最后,他以“世事如浮云,道心须自持”收尾,表达了自己坚守道德底线,面对世事变化始终保持镇定的心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