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李敬业传

标题包含
读李敬业传
闲笑唐明主,深怜李勣忠。 如何一谄献,便使百年恫。 武后兴唐乱,英公奋义戎。 那知成祸者,祸惨亦归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闲笑唐明主:这里指的是唐朝的皇帝,由于武则天篡位,引起朝政混乱,所以作者用“闲笑”来表达对其的不满。 2. 深怜李勣忠:这里的“李勣”是唐代著名将领,字茂贞,曾任太尉等职,他以忠诚著称。 3. 如何一谄献:指武则天利用谗言陷害李勣的行为。 4. 便使百年恫:意思是武则天的行为让国家陷入了百年的苦难之中。 5. 武后兴唐乱:这里指的是武则天以皇后身份干预朝政,导致朝廷混乱的事情。 6. 英公奋义戎:这是说李勣因为不满武则天的行为,奋起反抗的事。 7. 那知成祸者:这句是说谁也没有想到,最终受害的是武则天自己。 8. 祸惨亦归躬:意思是武则天虽然能利用权力制造灾祸,但最终自己也难逃厄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读李敬业传》,主要是对唐朝名臣李勣(即文中所说的“英公”)的事迹以及武则天的行为进行了评价和感慨。诗人詹初以李勣的忠诚和李敬业的行为为主线,穿插武后的历史影响,借古讽今,表达了深刻的思考。 首句“闲笑唐明主”表明作者在阅读这段历史时的心情,看似轻松地调侃了唐朝的君主,其实反映出了诗人对他们决策失误的痛心疾首。紧接着,诗人从内心感到悲哀的是,像李勣这样忠诚的老臣,却因小人的谗言而遭到质疑与疏远。 接下来的两句诗“如何一谄献,便使百年恫。”则痛陈武则天的偏听偏信,断送了国家的百年基业,令人深感悲愤。随后诗人笔锋一转,转而赞美武后篡位、祸乱朝纲的同时,李敬业等将领却挺身而出,展现出英勇的义举。然而讽刺的是,李敬业等人的“奋义戎”并没有改变局势,反而导致更大的动乱,自己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悲剧的根源在于武后的短视与昏庸。 最后两句诗“那知成祸者,祸惨亦归躬。”诗人认为,是武后的决策导致了这场灾祸,最终她自己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了相应的后果。这种因果报应的观念,既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是对现实政治的严肃警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李敬业传》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詹初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47年,当时南宋正处于金朝的威胁之下,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詹初作为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 在这一时期,詹初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经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甚至一度陷入困境。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仍然坚持在文学和史学领域进行研究。他阅读了大量历史典籍,特别是对唐朝时期的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研读《旧唐书·李敬业传》时,詹初对李敬业的事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敬业是唐朝的一位名将,他在高宗时期曾率领军队平定过叛乱。然而,由于政治斗争的原因,他被贬为庶民,最后死于狱中。詹初对李敬业的遭遇感到同情,同时也对他的军事才能表示钦佩。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詹初将个人的感慨与对历史的反思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李敬业的一生,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