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太空子隐居

标题包含
题太空子隐居
可道非常道,真空本不空。 荒郊自生草,閒地又栽松。 无欲更何虑,有为终必穷。 风云上天去,老子信犹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能够描述的规律并非永恒不变的规律,宇宙间的虚空实际上并非一无所有。 荒野自然生长着野草,空闲的土地还会被种植松树。 无欲无求的人不会担忧什么,执着于做事的人终究会遇到困境。 风起云涌之际,他们怀着信心直上云霄。这样的信念,就像飞龙在天一样坚定有力。
去完善
释义
1. 可道:可以言说的道理,这里指一般的常识。 2. 非常道: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3. 真空:虚无的境界或心灵超脱世俗的状态。 4. 荒郊:荒凉的地方。 5. 閒地:空闲的土地。 6. 无欲:没有欲望。 7. 有为:有所作为。 8. 必穷:一定会走向绝境。 9. 风云:比喻时势、世事。 10. 老子:作者自指。 11. 信犹龙:对老子的信仰和尊重如同对待神灵一样。
去完善
赏析
《题太空子隐居》是北宋诗人李师中为隐士居所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诗中通过描绘太空子的隐逸生活,表现了作者对于出世、无为思想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可道非常道,真空本不空”表达了“道”的哲学观念,强调世间万物皆遵循自然规律,而真正的虚空并非全然空无一物。这体现了道家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对立统一观念,强调了虚空与实有之间的辩证关系。 颔联“荒郊自生草,閒地又栽松”描绘了太空子隐逸之地的自然环境:荒凉的郊野自然生长着青草,闲暇的土地上又种下了松树。这两句诗表现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凸显了作者追求清静、崇尚自然的理想。 颈联“无欲更何虑,有为终必穷”表达出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感悟:无欲则刚,没有欲望便没有什么可忧虑;而那些有作为的人,最终难免陷入困境。这里告诫人们要顺应自然,保持内心平静,不要过分追求名利。 尾联“风云上天去,老子信犹龙”借老子这一形象,将道家的哲理传承下来。“风云上天去”寓意世事如风云变幻,顺其自然即可;“老子信犹龙”则是赞美老子的智慧如同神龙一般,启示人们应该遵循道家的教诲,以睿智的姿态看待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太空子隐居环境的描述和人生哲理的阐发,体现出李师中对道家哲学的深度理解和独特见解,以及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淡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题太空子隐居》出自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李师中。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为公元960-1127年之间,也就是北宋时期。在北宋时期,儒家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文人士大夫们崇尚隐居山林、修身养性,以此实现个人的道德理想和精神追求。这种社会风气对李师中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师中正处于人生的转折阶段。他原本是一位朝臣,但由于官场上的挫折和失望,最终选择离开庙堂,归隐山林。这一人生际遇使得他对隐居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从而创作出这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篇。 在北宋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此同时,儒家文化的兴盛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精神寄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师中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隐居生活的感悟,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