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李明甫召除奉常簿

标题包含
送李明甫召除奉常簿
睿主临轩达四聪,皎如丽日明高穹。 倾葵发蔀烛幽隠,熙然万物还春风。 鼎新百度跻时雍,西垣东省罗鹓鸿。 锋车趣召无虚日,高阳才子咸登庸。 古桃小垒江之东,迩来庆事何其丰。 使君已秉螭坳笔,尺一于今召我公。 我公智畧真夔龙,剑佩合侍明光宫。 升平雅乐欲大备,暂借笔管调笙钟。 奉常地峻位望隆,不与列棘监寺同。 文传章句群经外,器识錞于众乐中。 不愿封侯食万锺,不羡乘云游樊桐。 羡公此行登仙去,蜚声直上彻九重。 上方更化归醇醲,论思献纳宜舂容。 凝旒若访草茅士,余论无忘采菲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棣"的具体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的信息,例如全名、生卒年份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去完善

译文
睿智的君主在殿前接见四方贤人,犹如明亮的太阳照耀高空。 他们竭尽全力发掘和照亮那些鲜为人知的智慧,让万物如同沐浴春风一样欢欣鼓舞。 国家政治日趋良好,东西两省的官员都像凤凰和鸿鹄一样云集。 朝廷的车马频繁召唤贤才,高阳才子都得以荣登显位。 在那古老江边的桃树林边的小城,近来喜事不断、硕果累累。 我们的地方长官已经手握大权,他写信给我,要我去辅佐他。 我有幸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就像古代的夔龙那样,与他在皇宫中共事。 现在国家太平,音乐也想要更加完美,暂时借我的文笔来调谐编钟。 担任礼部尚书职务的人地位崇高,与其他部门不同。 除了整理经典文章,我更关注音乐的和谐,以体现我宽广的胸怀。 我不渴望封侯拜相,也不羡慕驾鹤仙游。 我只欣赏那些能像神仙一样自在遨游的人,他们的声誉直达天听。 新朝变换,我们更应追求纯正的思想。 陛下如果想起询问民间的意见,请不要忘记我这个小人物的建议。
去完善
释义
《送李明甫召除奉常簿》是南宋诗人陈棣创作的送别诗。以下是对该诗的部分注释: 1. 睿主:指宋理宗赵昀,南宋第四位皇帝。 2. 临轩:靠近窗户,此处指皇帝临朝听政。 3. 四聪:指皇帝的四种听力,包括观察、听言、访问、审辞。 4. 皎如丽日:形容皇帝光明磊落,犹如明亮的太阳。 5. 倾葵发蔀:比喻广泛听取意见,发掘人才。 6. 熙然万物:指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7. 鼎新百度:指国家不断革新。 8. 跻时雍:指达到太平盛世的境界。 9. 西垣东省:指皇宫的西部和东部宫殿。 10. 罗鹓鸿:指聚集贤才。 11. 锋车趣召:指皇帝派遣专车急速征召人才。 12. 高阳才子:指有才能的人。 13. 咸登庸:指都被选拔录用。 14. 古桃小垒江之东:指位于长江以东的古桃城。 15. 庆事:指喜庆的事情。 16. 使君:指州郡长官。 17. 秉螭坳笔:指掌握书写圣旨的权力。 18. 尺一于今召我公:指皇帝派遣使者征召李明甫。 19. 我公:对李明甫的尊称。 20. 智畧:指智慧谋略。 21. 夔龙:指舜禹时代的两位贤臣,此处比喻有德有才的人。 22. 剑佩合侍明光宫:指在朝廷任职。 23. 升平雅乐:指太平盛世的音乐。 24. 笔管调笙钟:指负责音乐事务。 25. 奉常:古代官职名,掌管礼仪、音乐事务。 26. 地峻位望隆:指职位崇高,地位显赫。 27. 不与列棘监寺同:指奉常的职责与监寺不同。 28. 文传章句:指传授儒家经典。 29. 群经外:指儒家经典之外的书籍。 30. 器识錞于众乐中:指具有卓越的见识和才干。 31. 不愿封侯食万锺:指不追求荣华富贵。 32. 不羡乘云游樊桐:指不羡慕成仙之事。 33. 羡公此行登仙去:指敬佩李明甫此次赴任的行为。 34. 蜚声直上彻九重:指声名远播,直达天听。 35. 上方更化归醇醲:指皇帝进行政治改革,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36. 论思献纳:指为皇帝进谏献策。 37. 宜舂容:指适宜保持宽容的态度。 38. 凝旒若访草茅士:指皇帝征求民间意见。 39. 余论无忘采菲葑:指不要忘记在民间收集有益的言论。
去完善
赏析
《送李明甫召除奉常簿》是南宋诗人陈棣的一首送别诗。在这首诗中,陈棣以丰富的意象和寓意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祝福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期许。 首先,作者通过描绘皇帝在上朝时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国家治理的美好愿景。他形容皇帝如同明亮的太阳照耀着高天,倾其所有地为国家和人民谋求福祉。这种崇高的品质使得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接下来,作者通过对朝廷选拔贤能的描述,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提到,政府不断地选拔人才,使得许多有才华的人得以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服务。而这首诗的主角——李明甫,正是其中之一。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一系列典故和象征,表达了对李明甫的高度赞扬和美好祝愿。他认为,李明甫具有很高的智慧和能力,应该在国家的重要部门担任职务,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此外,他还祝愿李明甫能够在此次任命中获得更高的声誉和地位,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作者再次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心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他希望国家能够实现更加繁荣的局面,而李明甫也能够在新的职位上有所作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李明甫召除奉常簿》是南宋诗人陈棣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70年左右。这个时期,南宋政权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蒙古大军南下,疆土逐渐沦陷,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个特殊时期,陈棣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对国家的命运忧心如焚。他曾在朝廷任职,但因不满朝廷的腐败和政治的黑暗,辞官回乡。在这段时间里,他关注民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墨唤醒人们的爱国热情。 这首诗就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诗中的“李明甫”是一位友人,他被任命为奉常簿,即将离开故乡,奔赴国难。陈棣在送别时,既表达了对自己友人的不舍之情,又寄托了对国家的忧虑和期待。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与故乡山水之间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