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再次韵柏桐轩

标题包含
再次韵柏桐轩
修垣蔽轩楹,如观坐井天。 高人为披豁,物趣俱森然。 柏桐伍蒿莱,混迹几岁年。 俄惊俯丹楹,况得依臞仙。 佳名一品题,好语万口传。 高参溜雨句,美并朝阳篇。 抡才稽往牒,横陈榱栋边。 论功及乃祖,屡荐薰风弦。 谦居髯松下,优在良梓前。 荆徐入贡时,曾不数樟楩。 固殊上林木,虞衡日量诠。 且异温室树,衣冠时遶旋。 此方安静僻,所欲唯生全。 植物贵遂性,凭君较愚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棣"的具体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的信息,例如全名、生卒年份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去完善

译文
翻修房屋遮挡了窗户,犹如坐在井中看天。高人点拨开阔视野,万物趣味盎然。柏树、桐树与杂草共处,岁月蹉跎。忽然低头看到朱红色的柱子,更何况还能依靠清瘦的神仙。佳作一经题咏,美言便广泛流传。诗人赏景如雨中的檐溜,朝霞如诗的美景。遴选人才参考古代记载,横梁边的椽子显现出来。谈论功劳涉及到先祖,屡次推荐清风拂过的琴弦。谦逊居于松树下,优雅位于优良的梓树前。荆州和徐州进贡时,都不曾计算过樟树和楩树的数量。确实不同于森林里的树木,管理者和木匠每天都在衡量它们的价值。也不同于温室中的树木,官吏时常在它们周围旋转。这个地方宁静偏远,想要的只是生活安康。植物贵在顺应天性,请你也借此比较愚者与贤者。
去完善
释义
1. 修垣:指围墙或宅院的外墙。这里指修整围墙。 2. 披豁:敞开,开放。 3. 物趣:指各种事物的情趣。 4. 森然:形容繁密。 5. 柏桐:指柏树和桐树。 6. 蒿莱:指野草。 7. 俯丹楹:低头看红色柱子。丹楹,红色的柱子。 8. 癯仙:清瘦的神仙。 9. 佳名:美好的名字。 10. 一品题:一开始得到称赞。 11. 好语:赞美的语言。 12. 万口传:很多人传播赞美。 13. 高参溜雨句:比喻诗中的妙句。溜雨,屋檐流下的雨水。 14. 美并朝阳篇:美好地结合朝阳的诗篇。 15. 抡才:选拔人才。 16. 稽:查考。 17. 往牒:过去的记载。 18. 横陈榱栋边:形容众多栋梁之材排列在一起。 19. 论功及乃祖:谈论功劳也涉及到你的祖父。 20. 薰风:东南风,象征春天。 21. 谦居:谦虚地居住。 22. 优在:优于。 23. 良梓:优良的木材。 24. 荆徐入贡:荆州的徐州等地进贡。这里代指各地。 25. 樟楩:樟树的树皮可以制成黄颜料,这里代指各种珍贵的树木。 26. 固殊上林木:确实不同于上面的树木。 27. 虞衡:古代官职,主管山泽林薮的官员。 28. 日量诠:每天计量和权衡。 29. 且异温室树:况且与温室里的树木不同。 30. 衣冠时遶旋:形容人们在树下休息。 31. 安静僻:宁静偏僻的地方。 32. 所欲唯生全:所想要的只是生存和发展。 33. 植物贵遂性:植物最重要的是顺应本性生长。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柏桐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写轩堂周围的景物,以及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恬静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人在开篇描述了轩堂周围的环境,透过修垣看到坐井天的景象,强调了空间的层次感和深度。接下来,诗人以高人的视角来观察周围的事物,使物趣显得森然生动。 然后,诗人写到柏桐和蒿莱的共存,表现了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接着,诗人突然意识到轩堂的存在,使得原本平凡的自然景色变得不同寻常。同时,诗人提到了臞仙,可能是指传说中的高人或者贤者,暗示出这个地方的神秘氛围。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赞美了柏桐轩的美景,并通过“佳名一品题,好语万口传”表达了公众对于这一美景的认同。此外,诗人还提到溜雨句和朝阳篇等优美的诗句,将诗词的美感与实景结合在一起,增加了画面的诗意。 诗人还回顾了过去的记载,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历史底蕴。同时,他还提到了祖先的贡献,以及薰风弦的重要性。这些诗句都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里的热爱,通过比较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周围的气候条件,表达了对恬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生活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1147年左右的南宋时期,时年约58岁的诗人陈棣写下了这首名为《再次韵柏桐轩》的诗篇。在这段时间里,南宋社会渐趋稳定,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所发展,诗歌创作的潮流也逐步兴起。 身为文人的陈棣,由于社会地位的不高,过着清苦的生活。然而,他并未因此沉沦,反而培养了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他以松柏和梧桐为题材,借物抒怀,寓情于景,通过描绘这两种树木的特质,表达出自己对坚强不屈的人格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陈棣通过对柏桐轩周围环境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意境。同时,他也借此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