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遂宁府库古铜物

标题包含
遂宁府库古铜物
我貌殊不古,而有好古心。 未老已成癖,此病那砭针。 本非口腹累,乃困耳目侵。 遂州古名邦,有物岁月深。 一一铜作器,得之古墓阴。 灯罂间管柱,匜耳擎杯斟。 剑弰累苍节,凤口涂黄金。 人形杂兽面,诡异难橅临。 糢糊滓尘土,剥蚀遭晴霖。 摩挲细拂拭,名代不可寻。 楛矢辨形质,古磬鸣声音。 一经圣贤手,疑信别古今。 佳哉今所藏,历世方骎骎。 会当有博雅,破此聋与瘖。 敢效石鼓歌,吾意岂微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说友(1140年-1204年),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金华,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名臣,历任太学正、国子祭酒、礼部尚书等职。 袁说友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尤以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的相貌并不古老,但我有一颗热爱古代文化的心。 还未老去便已形成这种怪癖,这病折磨着我无法治愈。 这并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被耳目的贪婪所困扰。 遂州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那里的物品见证着岁月的痕迹。 一件件的青铜器,从古老的墓穴中被发掘出来。 灯具、管子、柱子,这些器具见证了曾经的繁华。 宝剑的刀柄上有着沧桑的痕迹,凤凰口中涂着黄金的色彩。 那些人的面容和兽类的面孔交织在一起,形态诡异难以描绘。 青铜器的表面模糊不清,泥土和尘埃层层积累,经历了风吹雨打。 仔细地抚摸擦拭,过去的辉煌已经难以追寻。 从箭矢到古代的磬,它们的形状和质地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一经过过圣贤的手,就让人怀疑和相信古今的差异。 现在的收藏是多么美好啊,历经数世才得以保存至今。 总会有博学的人出现,能识破这些古董的秘密。 我愿效仿石鼓之歌,以我的意念为琴弦。
去完善
释义
1. 遂州:唐朝时期的州郡,位于今四川省遂宁市一带。 2. 古风:即古风诗,古代诗人以五言为主的诗歌形式。 3. 殊:很,非常。 4. 癖:特殊的爱好,这里指对古物的喜爱。 5. 那:连词,表示假设。 6. 砭针:用针刺治病。 7. 本非口腹累,乃困耳目侵:意思是古铜物并非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累及身心,而是因为满足耳目的需求而被困扰。 8. 岁月深:经历了很长时间。 9. 阴:阴宅,即墓葬。 10. 灯罂:古代的陶制灯具。 11. 管柱:可能是指古铜物的管道或柱子。 12. 匜耳:可能是指古铜物的耳朵形状。 13. 擎杯斟:拿着杯子喝酒。 14. 剑弰:剑柄。 15. 苍节:青绿色的痕迹。 16. 凤口涂黄金:可能指古铜物上装饰的黄金凤凰图案。 17. 人形杂兽面:指古铜物上有人的形象和动物的面部特征。 18. 诡异难橅临:形容古铜物的造型奇特难以模仿。 19. 糢糊滓尘土:指古铜物表面被尘土覆盖。 20. 剥蚀遭晴霖:指古铜物因日晒雨淋而出现剥落现象。 21. 摩挲细拂拭:抚摸擦拭古铜物的动作。 22. 名代不可寻:无法确定古铜物的具体制作年代。 23. 楛矢:古代用楛木制成的箭。 24. 古磬:古代的打击乐器。 25. 声音:古铜物的音色。 26. 经圣贤手:经过历代贤者的研究和评价。 27. 疑信别古今:对古铜物的真伪产生了怀疑和信任的不同看法。 28. 佳哉今所藏:现在收藏的古铜物是很好的。 29. 历世方骎骎:经历了很多世代才流传下来。 30. 博雅:学识渊博的人。 31. 破此聋与瘖:能够解决古铜物的真伪问题。 32. 石鼓歌:唐代韩愈的一首长诗,描述了石鼓文的发现和研究过程。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遂宁府库古铜物的诗,诗人通过对这些古铜器的描绘和鉴赏,表达了他对古文化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些古铜器充满了好奇和敬仰,同时也对这些文物的历史和价值有所认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句让更多人了解和珍视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遂宁府库古铜物》是南宋诗人袁说友的一首描绘历史文物之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公元1276年前后。 在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金人南侵,国家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袁说友作为一位文人,对国家民族的危机有着深深的忧虑。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批判。在这首《遂宁府库古铜物》中,他以古铜物为引子,回顾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敬仰之情。 在创作这首诗时,袁说友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原本是一位才学出众的文人,但因战乱和政治斗争,他失去了官职,流落他乡。这使得他对历史和现实有了更深的思考。在他眼中,那些古铜物不仅仅是文物,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 同时,南宋末年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冲突的时代。一方面,金人的侵略使得国家山河破碎,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宋朝的文化繁荣达到了顶峰,文人们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袁说友的诗歌成为了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重要载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