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田家四事 耕

标题包含
田家四事 耕
古人以农仕,仕即为公卿。 未仕有常业,安得不躬耕。 我耕常及时,破块当初晴。 坟垆土性异,勤怠人力并。 泥涂淤手足,雾露沾裳缨。 妇子挈午饷,劳苦宽我情。 罢耕亟放牧,吾牛亦饥鸣。 投耒重回首,深山空月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古时候的人,要么务农为生,要么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成为官员。 没有考上功名的人也有他们的固定职业,怎么能不亲自去耕地呢? 我耕地总是及时播种,刚刚破裂的土地在初晴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土壤的性质各不相同,需要勤劳和耐心来耕种。 我的手上脚上满是泥土,衣裳也被露水打湿了。 妻子和孩子准备好午饭给我送来,尽管辛劳,却温暖了我的心情。 休息的时候就去放牧,我的牛儿也开始饿得叫唤。 放下农具回头看,那深深的山林里,只有明亮的月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古人以农仕,仕即为公卿”: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古时候的人们认为务农是最基本的生活方式,而入仕则意味着成为王公贵族。这里“农仕”指的是农耕与做官两种生活状态。 2. “未仕有常业,安得不躬耕”:没有进入仕途的人需要有自己的固定职业,因此不能不亲自耕种。 3. “我耕常及时,破块当初晴”:这两句是说,我的耕作总是按时进行,晴天刚出现就在田地里开始劳作。 4. “坟垆土性异,勤怠人力并”:不同土壤的习性各不相同,勤奋与否对人的劳动成果影响也很大。 5. “泥涂淤手足,雾露沾裳缨”:在农田中耕作,手脚都会粘上泥土,雾气露水也会沾染衣裳。 6. “妇子挈午饷,劳苦宽我情”:妇女和孩子带着午饭来田里给耕作者提供食物,他们的辛劳也让我感到安慰。 7. “罢耕亟放牧,吾牛亦饥鸣”:结束耕作后马上去放牧,我的牛儿也在叫唤着饥饿。 8. “投耒重回首,深山空月明”:把犁放下回头望去,深山的月光显得格外明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方一夔亲自参加农耕劳动的情景。首句通过对比古人将农作为仕的方式,揭示了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接着诗人表达了士人也需要耕种来维持生计的观点。接下来描写了耕种的过程:在适时的天气下耕作,不同的土壤有不同的特性,但勤奋和懒惰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收成。诗人在田间劳作,泥水弄脏了他的手脚,雾气露水沾染了衣裳。这与他在田间劳作的妻儿的辛勤相得益彰,展现出一幅和谐的家庭劳动场景。最后诗人表达了在耕作之余进行放牧的愿望,并与牛的饥饿声共同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美好时刻。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生动地展现了农耕生活的图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13世纪的南宋时期,浙江钱塘(今杭州)有一位名叫方一夔的诗人。他的《田家四事》组诗描绘了农家生活的场景和体验。这其中包括《耕》这首诗,记录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希望。 在那个时代,战乱频仍,民生艰难。方一夔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然而,他并没有选择走上传统的仕宦之路,而是选择了关注民间疾苦、反映农民生活的诗歌创作。他以自己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展现了农民的勤劳、坚韧和智慧。 《耕》这首诗描述了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场景。诗人通过对农耕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在诗人看来,土地是农民的依靠,也是他们生活的希望所在。尽管农耕生活充满艰辛,但农民仍然乐观地面对生活,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田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