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偶题

标题包含
偶题
绿树何稠叠,清风稍羡余。 枕萦云片片,帘透雨疎疎。 修笕通泉壑,残碑出野锄。 丘陵知几变,耕稼学陶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浙江乐清人。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 翁卷是南宋中叶“永嘉四灵”(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之一,与“前四灵”(贾岛、姚合、李频、周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他的诗风清丽婉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绿树的繁茂重叠,令人心生羡慕。枕头上萦绕着片片云朵,帘子透出稀疏的雨丝。修长的水渠连通山谷泉水,残破的石碑从田野中显露出来。山丘的变化已历经沧桑,农耕和陶艺成为人们学习的技能。
去完善
释义
1. 翁卷:南宋诗人。 2. 稠叠:形容树木繁茂密集的样子。 3. 羡余:羡慕,表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4. 枕萦:指睡觉时头颈处萦绕的云雾。 5. 云片片:指天空中飘过的云朵。 6. 帘透雨疎疎:指透过窗帘看到稀疏的雨点。 7. 修笕:指引水的长竹管。 8. 泉壑:山谷中的泉水。 9. 残碑:破损的石碑。 10. 野锄:田野里的农民。 11. 丘陵:山地和山间的平地。 12. 耕稼:耕种庄稼。 13. 陶渔:陶侃、范蠡的并称,这两位古代名士都曾参与农业生产。这里比喻归隐田园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偶题》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历史相融合的乡村风光。诗人翁卷通过对绿树、清风、云片、雨滴以及山丘、耕作等方面的描绘,展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景象。在这里,诗歌艺术与自然和谐相映生辉,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之中。同时,诗人又以自身为视角,表达了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题》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晚期,大约公元12世纪后半叶至13世纪初。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宋金对峙时期,政治动荡,民生疾苦。 翁卷是一位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留下了许多反映民间生活、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作品。在创作《偶题》时,翁卷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的家乡遭受战乱,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失所。这种现实境遇使他对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痛苦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这个特殊时期,宋朝的政治局面十分严峻。北方的金朝不断南侵,导致国土分裂,民不聊生。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军事防御虚弱,使得金军有机可乘。与此同时,国内农民起义频发,社会矛盾激化。翁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诗为剑,抒发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