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隆宫周道士自足轩
贪得无厌者,应难共此居。
炉中姹女药,案上老君书。
花竹庭阶洁,风烟户牖虚。
道人随分外,安坐不求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贪得无厌的人,很难共同生活在一起。
炉子里炼丹的药石,桌子上摆放着老子的道德经。
花草树木整洁地装点着庭院台阶,风吹烟雾笼罩着门窗。
道士已得到很多,安然静坐不再追求其他。
去完善
释义
《玉隆宫周道士自足轩》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诗歌。以下是对该诗的字词注释:
1. 玉隆宫:位于浙江省衢州市的道教宫观,是一座著名的道教寺庙。
2. 周道士:指在玉隆宫修行的道士,具体姓名不详。
3. 自足轩:周道士修行居住的住所,意为自给自足的地方。
4. 贪得无厌者:形容那些贪婪、永不满足的人。
5. 应难共此居:与那些贪得无厌的人相比,难以共同居住在这样一个清心寡欲的地方。
6. 炉中姹女药:炉中炼制的丹药,传说能使人长生不老。姹女,出自道教经典《大洞真经》中的“姹女”一词,代表女性修炼者的灵魂。
7. 案上老君书:摆放在书桌上的道家经典《道德经》。老君,即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之一。
8. 花竹庭阶洁:庭院里的花草树木都保持着洁净的状态。
9. 风烟户牖虚:门窗敞开,让清风和阳光进入屋内,表达了清幽的生活态度。
10. 安坐不求余:形容道士在自足轩中安心打坐,不追求其他世俗之物。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翁卷的《玉隆宫周道士自足轩》中,诗人通过对玉隆宫周道士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清静无为、逍遥自在的道家生活场景。“贪得无厌者,应难共此居”,诗人在一开始就点明了这种生活方式的与众不同,以及对那些贪婪世俗之人的排斥。
接下来的“炉中姹女药,案上老君书”则描绘了周道士的日常修行:他于炉中炼丹,研读老子的道德经,以道家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接下来的两句“花竹庭阶洁,风烟户牖虚”则通过描绘周道士居所的环境,展现了他的恬淡自然的生活态度。
最后,诗人用“道人随分外,安坐不求余”来形容周道士的心境,表现了他已超越了世俗的欲望,达到了内心安宁的境界。整首诗以生动的细节和清幽的氛围,向我们展示了道家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以及那种心满意足的境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隆宫周道士自足轩》是南宋诗人翁卷的一首描绘道者生活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光宗时期(约公元1190年前后),这个时期翁卷的主要人生际遇是在家赋闲。
宋光宗时期,南宋政权逐渐稳固,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墨客纷纷投入道家、佛家等宗教团体以寻求精神寄托。翁卷在此时期开始关注道教生活,对周道士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诗中赞美周道士身处静室却心中坦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追求内心安宁的意愿。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社会矛盾尖锐。士人阶层在寻求政治出路无望的情况下,转向心灵慰藉。儒家思想受到冲击,道教、佛教等教派逐渐兴盛。在这种情况下,翁卷通过观察和描绘周道士的道家生活,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心灵宁静和精神解脱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