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室以乏金小辍
萍踪留异县,小隠卜清苕。
囊罄欲质史,官卑难贳貂。
挥斤停匠手,伐木断江潮。
未有王司马,携钱过野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行踪漂泊寓居异地,选择偏僻地方隐居避世。
囊中羞涩打算典当,地位卑微难以赊账。
匠人挥舞斧头停歇,砍伐树木隔断江流。
没有遇见王司马相助,唯有自己带着钱财走过荒郊野外的桥梁。
去完善
释义
1. 萍踪:比喻行踪无定。
2. 异县:指他乡。
3. 小隐:暂时的归隐。
4. 清苕:洁净的茎藤。这里喻指乡居生活。
5. 囊罄:囊中空空,形容贫穷。
6. 质史:典当衣物以换取食物。
7. 官卑:指官职低微。
8. 难贳貂:难以借到貂皮。这里是说无法得到贵人的帮助。
9. 挥斤:挥舞斧头。
10. 匠手:技艺高明的工匠。
11. 伐木断江潮:砍伐木材时阻断了江水的流动。这里借喻建筑房屋时的忙碌景象。
12. 王司马:泛指有钱有势的人。
13. 携钱过野桥:携带钱财经过乡村桥梁。这里表示有人愿意出资相助。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筑屋、营造生活的诗作。诗人选择了卜居清幽之地,体现出超脱世俗的隐逸之志。“囊罄欲质史,官卑难贳貂”两句揭示了诗人囊中羞涩的经济困境,使人们了解到他之所以选择隐居,并非源于生活富裕后的闲适,而是迫于无奈的选择。尽管如此,诗人依然坚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用自身的辛勤劳动创造出美好的居住环境,体现了诗人在逆境中坚韧不屈的品质。
诗篇最后两句“未有王司马,携钱过野桥”表达了诗人渴望有识之士理解和资助的愿望。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一方面展示了他的磊落襟怀,另一方面也显现了世态炎凉的现实境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筑室以乏金小辍》是宋代诗人葛立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68年前后,正值宋朝中期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崇尚儒家文化,注重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葛立方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儒家教育。长大后,他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曾担任过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务,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
在诗歌创作方面,葛立方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这首《筑室以乏金小辍》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首诗中,葛立方通过对筑室过程的描述,表达了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家庭的深深眷恋。他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展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