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卢蒲江刘惩斋倡和墨
天锡吟笺慰老怀,笔花文藻卷中开。
二分者作有如此,一世之雄安在哉。
疁邑坟荒惟宿草,玉堂人去几秋槐。
诗仙应赴诗家供,一展寒斋定一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赐诗词慰我心灵,笔下生花如锦绣开篇。
江山如画能媲美,一代英豪今何在?
繁华落尽唯留野草,故人离去空余秋树。
诗仙亦需诗人供养,共谱寒斋美好篇章。
去完善
释义
1. 天锡:指天赐,这里喻指上天的赐予,即刘惩斋的诗篇。
2. 吟笺:写诗的纸张。
3. 老怀:老年人心怀。
4. 笔花文藻:形容诗文写得优美,就像花一样艳丽,藻一样丰富多彩。
5. 二分:指的是唐诗和宋词。
6. 一世之雄安在哉:表示刘惩斋的才华横溢,无人能及。
7. 疁邑:古地名,现在的上海嘉定区。
8. 坟荒惟宿草:形容坟墓已经荒芜,只剩下杂草。
9. 玉堂:汉代宫中的厅堂,后泛指华丽的宫殿或朝廷。
10. 秋槐:秋天的槐树,这里指秋天的季节。
11. 诗仙:对诗人美称。
12. 诗家供:指文人之间的唱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陈郁的《得卢蒲江刘惩斋倡和墨》以“天锡吟笺”开篇,展示了作者对于古诗词的热爱与执着。紧接着,用“笔花文藻”来形容诗人之间相互唱和的佳作,卷中花开如同诗人之间的交流,紧密相连。随后,提到“二分者作”以及“一世之雄安在”,可能是在提醒读者,真正的诗人并非仅仅为了名声地位,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成长和对诗词的热爱。
“疁邑坟荒惟宿草,玉堂人去几秋槐”两句描绘出时光荏苒、人事代谢的感慨,尽管岁月沧桑,但诗歌的精神仍旧熠熠生辉。结尾“诗仙应赴诗家供,一展寒斋定一来”则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其他诗友共同研讨诗词,一起进步的愿望。这首诗充分展示出了陈郁对于诗词的热爱,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卓越才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得卢蒲江刘惩斋倡和墨》是南宋诗人陈郁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世纪,也就是南宋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金国、南宋并立的局势,国家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陈郁作为南宋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也受到时代影响。他曾担任过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官职,但官场生涯并不顺利。他在诗中写道:“玄豹未成斑,思君各西东”,表达了对友人卢蒲江和刘惩斋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感叹自己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无法施展才华,只能借笔墨抒发心中的郁闷。
在南宋时期,文人墨客们通常会通过唱和的方式来交流思想、抒发情感。陈郁在这首诗中,描述了卢蒲江和刘惩斋的诗作风格,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代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