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看牡丹
异香秾艳厌群葩,何事栽培近海涯。
开向东风应有恨,凭谁移入五侯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西溪:地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2. 牡丹:芍药科植物,被誉为“花中之王”,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 异香:奇特的香气。
4. 秾艳:艳丽的花朵。
5. 群葩:各种花卉。
6. 何事:为何,为什么。
7. 栽培:种植。
8. 海涯:海边。
9. 东风:春风。
10. 凭谁:依靠谁。
11. 五侯:泛指权贵豪门。
去完善
赏析
《西溪看牡丹》是宋代诗人吕夷简的一首描绘牡丹花的诗。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通过对牡丹花的赞美和对它的生长环境的描述,表达了对牡丹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它不为人知的身世之谜。
首句“异香秾艳厌群葩”,直接描绘了牡丹花的香气浓郁、花朵繁茂的特点,将其与其他花卉相比,显示出牡丹花在众花中的独特之处。这里的“厌”字,既表达了牡丹花的美丽,又暗示了它在群花中的优越地位。
第二句“何事栽培近海涯”,则是通过询问牡丹花的种植环境,引发了对牡丹花身世的思考。为什么这种美丽的植物会生长在靠近海边的地方呢?这似乎揭示了一种不为人知的原因。
第三句“开向东风应有恨”,则是对牡丹花的命运表示同情。每当春天来临,牡丹花盛开时,它却只能孤独地开放在海边的环境中,无法被更多人欣赏。这句诗传达出诗人对牡丹花的深深同情。
最后一句“凭谁移入五侯家”,则是表达了诗人希望牡丹花能够被移植到富贵人家中的愿望。在诗人看来,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更好地展示牡丹花的美丽,让它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注。
整首诗,诗人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揭示了社会阶层对人、对事物的价值和地位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溪看牡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吕夷简的一首词。此诗作于公元975年(宋太祖开宝八年)左右,正值吕夷简风华正茂之时。在这一年里,他刚刚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负责对西川地区的军事和政治事务进行管理。在此期间,他与当地文人雅士相交甚好,共同探讨文学创作。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此时,北宋政权已经建立,国家逐渐步入稳定时期。然而,边境仍然时常受到外敌侵扰,百姓生活并不安宁。在这种背景下,吕夷简作为一位肩负政治使命的文人,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他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对民生的关注。
《西溪看牡丹》一词描绘了西溪牡丹花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然而,在这美好的景象背后,作者也隐喻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以及他在治理西川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