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霁后登楼

标题包含
霁后登楼
高楼初霁后,远望思无穷。 雨洗青山净,春蒸大野融。 碧池舒煖景,若柳亸和风。 为有登临兴,独吟落照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雨后初晴的高楼上,放眼望去,思绪无边无际。 雨水洗净了青山,春天让原野更加繁荣。 碧绿的池塘展现出温暖的景色,柳条在和风中摇曳。 只因心中有着登高远望的兴致,我独自在这夕阳余晖中低声吟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霁后:雨后放晴。2. 思无穷:思绪万千。3. 青 山:青山绿水。4. 春 蒸:春天的景象。5. 大 野:广大的田野。6. 碧 池:碧波荡漾的池塘。7. 暖 景:温暖的景色。8. 若 柳:柳树。9. 亸 和风:随风轻轻摇曳。10. 为 有:因为有了...的缘故。11. 登临兴:登高临远的兴致。12. 独 吟:独自吟咏。13. 落照:夕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登楼远眺为主题,描绘了雨后初晴的美景。首联点明时间背景是雨后初霁,通过“思无穷”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与思考。颔联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春雨洗涤后的青山和大野在阳光下蒸腾的春意盎然景象。颈联中,“碧池舒暖景”描绘了水池中的碧波荡漾,“若柳亸和风”则暗示了柳树在和风下摇曳生姿的姿态。尾联则以“独吟落照中”为结尾,表现了作者在这般美景下的感悟和沉思。整首诗以清幽婉约的笔触展现出一幅生动的雨后景致,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霁后登楼》是唐朝诗人姚合的一首描绘登楼赏景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 在这个时期,姚合经历了宦海沉浮。他曾担任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等官职,但后因直言敢谏触怒权贵,被贬为金州刺史。这段经历使他深感世事无常,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在姚合生活的时代,唐代中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斗争激烈。皇帝奢侈腐败,官员贪污腐化,百姓疾苦重重。这种社会风气使姚合对生活充满忧虑和感慨。 结合以上背景,我们可以看出姚合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忧虑。通过描绘雨后登楼的景色,他传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