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登乐游园
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祥云观魏阙,瑞气映秦城。
验炭论时政,书云受岁盈。晷移长日至,雾敛远霄清。
景暖仙梅动,风柔御柳倾。那堪封得意,空对物华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阴律随着寒冷的节气改变,阳光和暖与季节一同生长。祥云观察皇宫的景象,祥瑞之气映衬着秦城的风光。检验木炭谈论时局政治,书写云彩接受岁月的丰盛。日晷移动迎来最长的白昼,雾气收敛天空显得遥远而清澈。景色温暖仙梅动摇,微风轻柔吹拂垂柳倾斜。哪里能承受得如此得意,只能独自面对美好的事物心情激荡。
去完善
释义
《至日登乐游园》是一首描绘冬至时节景象的古诗。下面是每句诗的词句注释:
1. 阴律随寒改:阴律指古代用木棍测量日影以制定历法的方法,这里用来表示冬季的到来。
2. 阳和应节生:阳和指的是春天温暖和生的气息,这句意味着阳气逐渐增强,春天的气息开始萌发。
3. 祥云观魏阙:祥云指的是吉祥的云彩,魏阙是古代宫廷建筑的名称,这里用来比喻朝廷。
4. 瑞气映秦城:瑞气指吉祥之气,秦城指秦国时期的都城咸阳,这里用来象征京城。
5. 验炭论时政:验炭是指烧炭来观察火的旺盛程度,以此来预测一年的收成情况。这句诗意味着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讨论当时的政治状况。
6. 书云受岁盈:书云是指在冬至这一天,皇帝要亲自写“迎气书”,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7. 晷移长日至:晷移是指太阳的位置移动,长日至是指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8. 雾敛远霄清:雾敛是指雾气消散,远霄清是指天空变得晴朗。
9. 景暖仙梅动:景暖是指天气变暖,仙梅动是指梅花在温暖的气候下盛开。
10. 风柔御柳倾:风柔是指风力柔和,御柳倾是指柳树在春风中摇曳。
11. 那堪封得意:那堪是指无法承受,封得意是指因封赏而感到高兴。
12. 空对物华情:空对是指白白地面对,物华情是指美好的景物带来的感慨。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冬至时令景象的诗歌。诗人裴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感受,通过对节气、气候、景物等细致观察与描绘,表达了冬至时节的美好景色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先,诗的开篇以“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两句,点明冬至节气的到来。接着用“祥云观魏阙,瑞气映秦城”描绘了冬至时的壮观景象,突显出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期盼。
接下来的诗句中,“验炭论时政,书云受岁盈”则展现出冬至这个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对国家政务的关注。紧接着“晷移长日至,雾敛远霄清”这两句,诗人通过自然现象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冬至时阳光逐渐增强的过程。
而后,诗人又以“景暖仙梅动,风柔御柳倾”这两句描绘了冬至时的风光。最后“那堪封得意,空对物华情”则表现出诗人此时因处境尴尬而无法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的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至日登乐游园》是唐朝诗人裴度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的冬至日。在这一年里,裴度担任了唐朝的尚书右仆射、知政事等要职,积极协助文宗皇帝改革朝政,大力整顿官僚机构,提拔贤能之士,推动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在这个时期,唐朝虽然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但经过几代皇帝的努力,国家逐渐走向中兴。然而,晚唐时期的社会矛盾依然突出,宦官势力、藩镇割据等问题仍然严重困扰着朝廷。在这样的背景下,裴度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至日登乐游园》这首诗描绘了裴度在冬至日登上乐游园时的心情。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政治抱负的坚定信念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在诗中,裴度以登高望远的姿态,展望前程,展现出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